(原標題:華為推最強服務器芯片 向英特爾拋橄欖枝)
華為“芯片家族”又迎來了一位新的成員,鯤鵬,這也是華為構建云服務生態體系中,進一步鞏固“算力地位”的重要一步。
1月7日,華為正式在深圳推出了新一代服務器芯片ARM-based處理器-鯤鵬920(Kunpeng 920),在發布會現場,華為高管并不吝嗇地將“業界性能最高”的評價放在了這顆基于ARM架構的新產品身上。華為表示,鯤鵬920主頻可達2.6GHz,單芯片可支持64核。該芯片集成8通道DDR4,內存帶寬超出業界主流46%。
在談及服務器生態時,華為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從2018年到2025年數據量的增長會達到18倍,ARM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英特爾也將和華為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而鯤鵬920及TaiShan服務器,主要應用于大數據、分布式存儲、ARM原生應用等場景。”徐文偉對記者說。
不是要與英特爾競爭
在服務器芯片領域,英特爾毋庸置疑是一家幾乎沒有對手的“全能冠軍”。根據IDC的數據,X86占據著全球服務器芯片市場近98%的份額。
但數據的爆發儼然讓服務器芯片市場成為當下利潤最為豐厚的市場,此前包括高通、三星和NVDIA等都曾躍躍欲試,但始終未能撼動英特爾強大的市場地位。
在華為看來,到2025年新增數據量180ZB,是2018年新增數據量的18倍,面對如此巨大的數據增長,對計算和存儲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算力供應問題,存在嚴重的供需不平衡。而AI的算力增長30萬倍,到2025年企業對AI的采用率將達到86%,算力需求每年將增加10倍,這將驅動一個指數級增長的巨大計算空間,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異構計算的需求。
“如果說英特爾是全能冠軍的話,這個時代也在出現單項冠軍。”徐文偉說。在華為看來,隨著ARM技術不斷進步,多核性能大幅提高,尤其是開放的生態,ARM也從端和邊緣計算走向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當下,ARM架構發揮在多核、低功耗等方面的優勢,在面向大數據、分布式存儲和ARM原生應用等場景,為企業構建高性能、低功耗的新計算平臺,這也是計算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華為從來不是要變成一個芯片公司,目的只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高性能,低成本,走開放創新的路線。”華為芯片和硬件戰略Fellow艾偉對記者表示。
徐文偉則表示,鯤鵬芯片不對外銷售,只用于華為自己的服務器和云,和英特爾也將長期保持戰略合作。“華為不是要與英特爾競爭,更不會替代。”他表示,布局芯片主要是看到了由于數據多元化帶來的計算多元時代。
“算力”比拼
“接下來我們還有其他產品的發布,鯤鵬只是其中的一個。”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邱隆對記者如是說。
邱隆所在的智能計算業務部在2018年12月之前還是“服務器產品線”,對于“調整”為智能計算業務部,華為IT產品線總裁侯金龍表示有兩層含義,一方面通過統一架構計算平臺、充分的算力和豐富的計算形態,支撐人工智能的應用,提升行業向智能化轉型,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基礎設施中,提升計算中心效率并降低運營維護成本。
華為表示,目前來看,由于算力供應不平衡、部署場景要求高、云邊數據無法協同互通、專業技術門檻高四大原因,導致人工智能只能在互聯網、公共安全等少數行業得以滲透普及,數據顯示,企業的AI滲透率只有4%。而這一部門將圍繞算力、工程、云邊協同和一體化解決方案四個方面,加速行業智能化進程與改造。
也正是在去年12月份的這場“升級”中,華為首次發布基于ARM架構的處理器芯片,并自主設計了基于ARM v8架構的TaiShan核。邱隆認為,隨著ARM生態逐漸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已向ARM架構遷移。對于多樣化的計算任務,找到適合的架構才是更重要的。對于手機普遍適用的ARM芯片,當開發者在云端進行游戲應用開發時,ARM架構顯然有自己的優越性。
IDC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季度追蹤報告顯示,全球服務器市場第三季度表現強勁,市場規模達到23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37.7%,出貨量則達到320萬臺,同比增長18.3%。其中,華為在服務器出貨量方面同比增長40.9%,市場份額位居第五名;營收同比增長75.6%,不過在收益份額方面則以4.5%落后于IBM,位居第六名。鯤鵬能夠讓華為的市場份額出現起跳嗎?
“從用戶需求和服務器芯片求變等角度看,需要新元素加入,隨著云計算與更多應用場景的需求變化,對服務器芯片的發展也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多樣性計算時代正在到來,多種數據類型和場景驅使計算架構的優化,多種計算架構的組合是實現最優性能計算的必然選擇。”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但生態的搭建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共識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