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厘定出600千米長稀有金屬成礦帶
新疆昆侖—喀喇昆侖稀有金屬資源潛力可以媲美四川西部稀有金屬成礦區嗎?9月10日,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305項目辦公室(以下簡稱305項目辦)的消息稱,完全可以。
這一結論源自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新疆南部三地州優勢礦產預測評價關鍵技術研究”的成果。日前,該項目通過科技部的驗收。項目最大的亮點是厘定出一條600千米長的木吉—大紅柳灘稀有金屬成礦帶,提出新疆昆侖—喀喇昆侖稀有金屬資源潛力完全可以媲美四川西部稀有金屬成礦區;研發了一套適用高寒地區的遙感技術與地面快速查證相結合的找礦靶區勘查評價技術體系;建立了南部三地州地質礦產數據庫。
305項目辦將南部三地州地質礦產數據庫及專題圖件122幅,免費贈送給三地州的地方政府,共享國家級項目科研創新成果。
新疆南部三地州是我國19個重要成礦帶之一,資源潛力巨大,成礦條件優越。但由于基礎地質工作薄弱,礦產勘查程度低,可供開發的礦產地少,嚴重制約了南疆礦業經濟的發展。
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部會商確定由305項目辦牽頭,聯合全國18家科研院所、高校、地勘單位和礦業企業,承擔了“新疆南部三地州優勢礦產預測評價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項目實施3年來,查明了南部三地州成礦地質背景和成礦條件,首次建立了南部三地州地質礦產數據庫,預測大型礦集區3處,提交找礦靶區37處,提交了稀有金屬、鉛鋅、鐵、錳、金等一批科研預測資源量,新發現10余處礦產地。
據悉,已連續實施六個五年計劃的305項目是自治區優勢礦產資源轉換戰略的一項重大的科技先導工程,是國家較早實施的科技援疆項目,得益于科技援疆項目的長期支持,在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成礦預測、方法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13項。(通訊員何萌 記者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