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揭示上海大氣污染納米微細粒子形成的化學機制
近日,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琳科研團隊首次發現并證實上海大氣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現象,揭示了上海大氣污染納米微細粒子形成,也就是所謂大氣新粒子形成的化學機制,為我國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該研究結果以《中國典型超大城市的硫酸—二甲胺大氣新粒子形成事件》為題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大氣PM2.5污染,既源于工廠和汽車尾氣排放等人類及自然活動的“一次排放”,也與空氣中顆粒物“二次形成”有關。后者過程較為復雜,其中部分氣體分子隨機碰撞生成分子團簇,進一步生長形成大氣新粒子,發生從氣體到凝聚態的相變,并繼續生長造成大氣PM2.5污染。
王琳團隊研究表明,在我國典型城市上海大氣新粒子的形成過程中,一個氣體硫酸分子和一個二甲胺分子隨機碰撞,通過氫鍵形成穩定的分子簇,分子簇通過與其他硫酸分子、二甲胺分子或其他硫酸—二甲胺團簇的碰撞繼續生長,一定尺寸以后,其他物種開始加入這個過程,并最終形成大氣新粒子。
得益于此項研究中提出的化學機制,參與大氣新粒子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化學物種將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控制,從而有望有效地降低空氣中顆粒物的數量濃度,減輕我國的大氣顆粒物污染。另外,將這一機制運用于全球氣候模式中,能夠更好地模擬全球大氣顆粒物乃至云凝結核的數目,更好地理解全球氣候變化趨勢。(記者姜泓冰)
責任編輯: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