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昨天,本市初三年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結束。當天進行的化學和歷史考試,讓考生體會到“跨學科”的魅力:從了解我國科學家在化學史上的貢獻,到發現社稷壇五色土中的化學元素,再到“探尋”圓明園等北京的遺址公園……兩份試卷充分挖掘北京資源,關注時代熱點,創設開放情境引導考生探究。
化學試卷試題素材包羅萬象,化學史、科技前沿、傳統文化、社會生活等紛紛入題。例如,選擇題中“我國科學家在化學、化工領域的重大貢獻”主題,以我國近代化學先驅徐壽創造元素漢語名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創新相對原子質量測定方法等為素材,考查對元素名稱和符號的辨識、元素周期表中信息的獲取等能力,讓考生感受科學家心懷祖國、潛心研究、勇攀高峰的精神,樹立學習化學的志向。“利用氨-氫綠色能源技術實現氫能的存儲、釋放與應用”“納米鋁冰固體火箭推進劑”等科技創新成果也成為試題素材,考查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等相關內容,讓考生體會到化學是能源科學、航空航天工程等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
考試院專家表示,化學試題設問突出對考生課內所學和課堂表現的考查,引導考生運用學科知識和思想方法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給考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機會。首都北京的人文歷史優勢也有機融入化學試題中,一道題以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中鋪設的五色土為素材,圍繞白土、青土的成分考查了依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等基礎知識,讓考生感受人文歷史中蘊含的化學知識。
而在最后一科歷史的考試中,一道以“探尋北京城市遺址公園”主題實踐活動為情境的大題,讓考生印象深刻。基教研專家表示,歷史試卷在立足學科特點的同時又嘗試跨學科拓展,倡導考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加強運用多學科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探究的能力。比如該題的第一問引導考生挖掘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明城墻遺址公園、金中都公園的歷史文化信息,在特定的時空聯系中認識其在歷史發展中的價值;第二問又帶領考生追溯圓明園的古今變遷,引發對其歷史價值的思考;第三問展現了北京路縣故城西漢遺址的考古成果和建立遺址公園的經過,讓考生談談對調整城市規劃建立遺址公園的看法。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高級教師楊紅麗解讀,試題引發考生對古跡保護與北京城市發展相協調的思考,引導考生關心家鄉巨大變化的同時,加深對首都歷史文化的理解、認同和熱愛,增強文化自信。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李祺瑤 牛偉坤
流程編輯:郭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