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咖,沒有經費,沒有流量,非頭部IP,簡直一無所有的網劇《御賜小仵作》輕松逆襲。網友因此賜名,“民間黑馬”。
5月23日,小仵作大結局,豆瓣評分高達8.4,“民間黑馬”名不虛傳。口碑吊打了一眾成本上億的偶像劇。
題材不新,風格清新。“偵探”“推理”走得都是老路,但改了沉重的主題,緊張的氣氛,增加了俏皮與溫暖。“小仵作”沒有大制作,踏實本分搞探案推理,活潑誠懇談戀愛無妨。
由此看來,網劇江湖里的小熒幕,也不是永遠和流量、熱搜、互撕、狗血有關。愛情要談,事業也得搞。不顧此失彼,更不因噎廢食,才能讓一切恰到好處。
演員討喜、情節嚴謹、邏輯在線。一部輕松而不輕佻的、嚴謹而不嚴肅的古代破案故事,終能憑借自己過硬的基本功贏得了尊重。
沒有網紅基因也能火,除了小仵作還有“大時代”。兩部劇腳前腳后,亦正亦邪,一起成了流量當道,內容翻身的代表。
一部劇能聊黨史嗎?能寫波瀾壯闊的思想史嗎?能體現社會思潮流變嗎?能展現民心的內在變革嗎?如果都能的話,所有人只會問一個問題,那它還會好看嗎?
過往,很多主旋律題材的影視作品都輸在了最后一個問題。《覺醒年代》寫了一百年前的思想史,風云激蕩年代的思潮流變,這些直接促成了國家的轉軌,民族的覺醒。
而這部劇好看,不在覺醒,而在于將那些激蕩時代的大人物,塑造成了可可愛愛的小人物。
他們“與天斗,其樂無窮”,他們成了性情中人,他們是父親,是兄弟,是朋友,是更容易被接受的普通人。
網友直呼上頭,便不覺得是在“看戲”,而是在“看人”。“北大三兔”個性十足,陳獨秀直來直去,胡適溫和內斂,蔡元培大智若愚。還有“鐵憨憨”李大釗,活潑俏皮劉半農。
同是主旋律,同是意外“出圈”,《山海情》至今余情未了。深陷其中的年輕人反問自己:“這不是給中老年看的劇啊。”這是一部認真搞錢的劇,這里的扶貧故事不尬,也不吹。
無論是精致的小仵作,真切的山海情,還是陳獨秀的時代,當藝術創作默認主人公不是神,觀眾也不是傻子,才是真正弄懂了現代人的心思。
劇中的陳獨秀曾說,“在他們面前,我們的制度落后了,我們的思想也落后了,一句話,我們的人落后了”。但這一次,我們的劇進步了,出圈了,走在了流量的前面,也成了藝術創作的先鋒。
正如我們曾創造了覺醒年代,誰說不能講好覺醒年代里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