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有網友發現抗日劇《雷霆戰將》播出9集后,在視頻網站下架,與此同時湖南衛視也停播。這部劇不僅以偶像劇的畫風賺熱度,還不忘蹭著“亮劍”名號賣情懷。
此前一天,人民日報發文點名批評《雷霆戰將》,稱其讓“八路軍戰士”住豪華別墅抹發膠,不尊重史實,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
為了被年輕人喜歡,披著差異化外衣的抗戰神劇,骨子里依然是一成不變的腐朽。一直以來,抗戰題材總有“雷劇”出沒。《雷霆戰將》被點名的問題,并不是只有《雷霆戰將》中才會有。這些架空歷史的隨意表達,毫無根據的生編硬造,近乎于假大空的自我感動,幾乎復制在很多“雷劇”身上。
與之相對應,“反雷”聲音也日漸高漲。然而,現實總是“反雷”容易,“排雷”難。不同于其他題材,清晰的正邪陣營對抗、正義終將獲取勝利的信念、生死悠關的緊張橋段,讓抗戰題材充滿了有張力的戲劇元素。
除了這些好表現的戲劇元素,抗戰題材還充斥著濃厚的英雄主義情結和沉重復雜的國民情感,成為富有歷史深度和厚度的創造素材。只不過,能將此拿捏好的作品卻鳳毛麟角。舉重若輕不易,舉輕若重似的弄巧成拙卻輕而易舉。
抗戰劇之所以被投資方寵愛,也在于這種題材低風險、高回報。有著相對穩定的收視群體,既滿足商業性又符合主旋律,就算拍不好,無功也無過。
反思剛下架的《雷霆戰將》,以及復播過無數次的《亮劍》,抗戰題材劇也是時候直面“內卷化”的議題了。即在發展停滯、收益見頂的情況下,還在固定的底盤內,重復投入,持續做無用功。
任何時代,任何題材,都需要有好劇本好故事,需要有訴說歷史的功底和誠意。然后才是通過當下電影藝術、技術手段,將其豐富完善,成為一部商業作品。
抗戰題材更不例外。時代的大多數人離歷史現場太遠,但并不代表這些人不想親近歷史。那些舍生取義的大開大合,那些可歌可泣的褒獎,因為沒有夯實的精神支撐,只會是越接近核心,越讓現代人不忍直視。那些宏大而熱血的敘事里,若看不到遍地的細節和真實的情感,便只能徒有虛名和自欺欺人。
哪有天生不怕死?這是很多神劇鬧出的笑話。一味地歌頌,一味地神化,并不會讓人真正喜歡和認同。那些家國故事說到底是人的故事,而忠于人,忠于歷史,才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
關鍵詞: 抗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