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大渡口區按照“五年任務、三年完成”的總體目標,全區24個改造片區、137萬平方米改造工作已全面啟動,惠及居民26542戶,完工15個改造片區、113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成24個片區的改造工作。
“社區以前比較老舊,衛生環境也不好,這兩年經過改造,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好了,心情也好了!”8月17日,家住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的居民劉女士說。
改造后的滬漢社區,煥發著全新的活力,整潔的路面、嶄新的公共設施、整齊劃一的停車位,曾經外墻脫落的老樓房都換上了“新裝”,以往雜草叢生、堆滿垃圾的空地,變成了綠皮小火車、五彩小玩偶等特色文化景觀。
在另一邊的新一社區月光村,也集中對19棟樓房進行外墻翻新、可燃雨棚拆除、屋面防水修復……改造后的小區煥然一新,更換的阻燃雨棚安全美觀,空調機位整齊劃一,一棟棟“新”樓房看上去漂亮大氣。
滬漢社區和月光村的成功改造,只是大渡口區“老舊改”工作的生動縮影。素有“鋼城”之稱的大渡口,許多老舊小區都記錄了幾代“重鋼人”的生活軌跡。因此,大渡口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軟硬皆施”,既著眼于基礎設施的提升,也注重挖掘各片區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據悉,大渡口區先后出臺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行動方案和實施意見,建立專班工作機制,全面摸排全區2000年以前建成、失養失管失修的老舊小區,建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儲備庫,結合片區實際情況,明確全區總體改造規劃以及各片區的建筑情況、區位情況等,確定片區改造方向,科學制定改造項目實施時序。同時,強化政策支撐,探索符合區情的項目管理、物業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細則,整合利用存量資源,尋找老舊小區“造血點”。
摸清基本情況后,如何協調好居民意見,把老舊小區改到居民“心坎”上?關鍵在于“民之所想”。“堅持黨建引領優勢,發揮‘主人翁’優勢,讓居民來確定‘改造菜單’,通過‘走親式’入戶、‘壩壩會’商議等方式,做到改造事項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大渡口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持續推動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深入基層、扎根社區、服務群眾,從專業角度找準小區問題癥結所在,架起居民與街道社區以及設計單位之間的溝通橋梁,指導居民有效參與改造。改造后的滬漢片區、大堰三村(東正)片區、月光片區等15個片區群眾滿意度達98%。
如何通過后續管理鞏固改造效果,是老舊小區改造后面臨的另一道難題。據悉,大渡口區聚焦房屋破損、設施陳舊、管網堵塞、停車困難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完善基礎設施改造;著力補齊功能短板,圍繞提供更為方便、高效、優質的服務,因地制宜豐富養老、娛樂、便民等社區服務供給,改善居住品質。
此外,在完善基礎設施改造,補齊功能短板的基礎上,大渡口區還深挖片區特色,注重保護和突出歷史本底、地域特色等特有的城市記憶,堅持“一項目一特色,一街道一亮點”的原則,講好“鋼城”故事,讓城市留住記憶,讓群眾記住鄉愁。(廖雅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