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已成為移動芯片市場的壟斷者,依靠著壟斷地位,ARM開始有點肆無忌憚,不過市場變化太快,到了如今ARM卻猛然驚覺,壟斷地位就如水中月鏡中花,不僅中國芯片在拋棄它,連美國芯片也在遠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2019年ARM暫停給一家中國科技企業授權,隨后ARM研發的全新架構V9和針對AI芯片研發的V系列新架構都沒有給中國芯片授權,由此中國芯片開始全力支持更開放的RISC-V架構。
2022年是RISC-V架構大發展的一年,在中國芯片的全力支持下,RISC-V芯片的出貨量突破100億顆,比ARM當年實現100億顆芯片出貨量早了5年時間,而中國芯片銷售的RISC-V芯片就達到50億顆。
中國芯片企業當中研發RISC-V芯片的領頭羊無疑是阿里平頭哥,阿里平頭哥和國內的芯片企業合作,力推RISC-V芯片在物聯網行業發展,如今國內的14億物聯網用戶大多數芯片都采用了RISC-V架構,與ARM和Intel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隨著RISC-V在物聯網芯片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國產芯片正力推RISC-V架構進入手機芯片、PC和服務器芯片市場,阿里平頭哥已推出了性能強大的無劍平臺,可以為國產芯片提供授權;此外國產芯片企業龍芯還推出了完全自研的loongarch架構,推出的龍芯3A6000性能接近Intel的11代酷睿,在性能足夠強大之后,龍芯如今正努力在PC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發展。
ARM不僅對中國芯片撕下了開放的遮羞布,還對美國芯片露出了獠牙。美國芯片巨頭高通有感于ARM的公版核心性能落后,采用ARM公版核心的驍龍8G2比蘋果落后兩代,因此高通有意再度開啟自研核心架構,收購了美國新創企業nuvia,nuvia的創始人恰恰來自蘋果,希望借此縮短與蘋果的差距。
然而ARM憂慮ARM陣營的諸多芯片企業學習高通,舍棄ARM的公版核心,這會導致ARM獲得的收入下降,因此ARM表示nuvia研發的核心架構不能被高通采用,這引發了掀然大波,ARM芯片企業的知識產權竟然不能出售給其他芯片企業?為此高通大怒,高通表示早在驍龍865上就采用了自研RISC-V芯片,這么多年它的RISC-V芯片出貨量已達到6.5億。
除此之外,美國芯片企業當中Intel、蘋果都有意加入RISC-V陣營,因為如今ARM的授權費用太高了,蘋果認為它僅是獲取了ARM的指令集授權,并未采用ARM的公版核心架構,卻依然要付出昂貴的授權費,而且蘋果自家的A系處理器每年出貨量超過2億顆,此外還有平板、MAC所采用的M系處理器等,昂貴的授權費已讓高度重視利潤的蘋果不滿;Intel則是為了扶持RISC-V對抗ARM。
美國芯片加入RISC-V對于ARM是重大打擊,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出口國,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采購國,如果兩個經濟體全力支持RISC-V,那么可以說ARM在移動芯片市場的地位基本被終結了。
物聯網、AI等行業已成為芯片的新興領域,中國已成功推動RISC-V占領物聯網市場,在AI芯片市場則尚未有哪種芯片架構取得決定性勝利,在中國的力推以及美國芯片有意進入的情況下,RISC-V在AI芯片取得優勢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如今芯片的開發成本越來越高,RISC-V更低的授權費對于芯片企業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ARM恐怕沒有想到,它對中國芯片采取措施,導致的結果可能是它徹底被全球芯片拋棄,辛苦耕耘20多年取得的壟斷地位將因此一朝失去,壟斷地位就如紙糊一樣。
相關文章 深度分析: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率提升 企業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圖)05-062022年中國通信行業經濟運行月度報告(附全文)03-13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