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政府官網12日晚發布通知公告,蘇尼特右旗已報告鼠疫病例其2名家屬確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2日,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報告2例鼠疫確診病例,系8月7日報告鼠疫病例的丈夫和女兒,均為同一家庭共同居住人員。密切接觸者均已按要求及時進行隔離管控,均未出現異常情況。
專家提醒廣大公眾:鼠疫可防、可治、可控,廣大公眾要理性認識、科學應對,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公眾在野外活動或作業時要穿長褲、長袖上衣,不在鼠類、旱獺、野兔等洞穴周圍休憩,不挖刨動物洞穴,不捕獵、剝食、攜帶野生動物,避免被跳蚤叮咬。如出現發熱、咳嗽、淋巴結腫大、腹瀉等癥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就診排查。
此前報道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政府官網10日發布通知公告,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報告1例鼠疫病例:
2023年8月7日,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報告1例鼠疫確診病例。目前,該患者已在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密切接觸者已按要求及時進行隔離管控,均未出現異常情況,疫情處置相關工作正在有力、有序開展。
專家提醒廣大公眾:要嚴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報”的要求,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不捕獵、不剝食、不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發現病(死)鼠及其它動物要報告、發現疑似鼠疫病人要報告、發現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急死病人要報告。同時做好防蚤叮咬措施。如出現發熱、咳嗽、淋巴結疼痛等癥狀時應及時主動就醫,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廣大公眾要理性認識,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鼠疫防治科普
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它具有發病急、病程短、傳播快、病死率高、傳染性強的特點。鼠疫原發于嚙齒動物之間,并能引起人類的流行。
主要傳染源:
傳染源主要是嚙齒動物,傳播媒介主要是跳蚤。肺鼠疫患者也可成為傳染源。
傳播途徑:
比較常見的就是媒介傳播。通過染疫的跳蚤叮咬人,導致人被感染。人被跳蚤感染以后常見的臨床癥狀就是淋巴結腫大及全身癥狀。第二類就是直接接觸傳播。第三類是空氣飛沫傳播。
潛伏期
鼠疫的潛伏期較短,一般在1-6天之間,多為2-3天,個別病例可達8-9天。其中,腺型和皮膚型鼠疫的潛伏期較長,約為2-8天;原發性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的潛伏期較短,約為1-3天。
以下這些癥狀,請及時就醫
鼠疫的全身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病急劇,高熱、寒戰、體溫突然上升至39-41℃,呈稽留熱。劇烈頭痛,有時出現中樞性嘔吐、呼吸促迫,心動過速,血壓下降。重癥病人早期即可出現血壓下降、意識不清、譫語等。其中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最為常見也最為兇險。
腺鼠疫一般是由被染疫的跳蚤叮咬而引起,除了具有一般的鼠疫臨床癥狀外,還會引起受侵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速度比較快,會出現劇烈疼痛,而且質地比較硬,與周圍組織黏連,失去可移動性。
肺鼠疫除了具有一般鼠疫臨床癥狀外,還會變現以下特點:潛伏期更短,發病更急,患者發病初期出現干咳,隨著病程的發展會咳出稀薄的鮮紅色的泡沫樣的血痰。肺鼠疫患者如不及時治療。病人多在2-3天,更有甚者在幾個小時內死亡。
敗血型鼠疫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主要特征表現為惡寒、高熱、劇烈頭痛、譫妄、神志不清、脈搏細速、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呼吸促迫,廣泛出血,如皮下及黏膜出血、腔道出血等,若不及時搶救常于1-3天內死亡。
綜合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政府官網、“內蒙古疾控”微信公眾號、“健康二連”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新聞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