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月31日至8月3日,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總決賽在東南大學舉行。
該賽事作為一項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重要社會影響的大學生科技創新賽事,旨在召喚更多青年學生投身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各類科技創新,敢于挑戰超越、追求至善卓越。學校派出的同學們潛心研究、刻苦鉆研,多次打磨作品,在創新中體驗知識和科技的無窮魅力,在挑戰中收獲成長與發展的無限可能,以實際行動投身科技創新實踐。經過激烈角逐和層層評審,安徽理工大學趙志濤等同學的作品《空氣革命-產塵面高頻微振全濕式低能耗除塵系統》(指導教師:陸偉、李金虎)榮獲全國二等獎,陳紅等同學的作品《下水道可燃氣體智能監測回收與高效處理裝置》(指導教師:胡鑫、沈剛)和王能勇等同學的作品《“雙碳”背景下的壓電輔助供能系統》(指導教師:杜菲、馬天兵)榮獲全國三等獎;高淼等同學的作品《“點石成金”-煤礦綠色充填行業的護航者》(指導教師:黃國棟)和張書偉等同學的作品《向陽而“生”—一種新型的智能追光發電裝置》(指導教師:薛維培、榮傳新、許吉禪)榮獲全國三等獎,共計獲國家級獎勵5項,為近5年最佳成績。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的A類賽事之一,大賽貫徹“節能減排,綠色能源”的主題,自2023年3月啟動以來,吸引全國638所高校的5萬余名師生參賽,提交有效作品6852件,參賽高校、作品申報數量、參賽人數均創歷史新高。(撰稿:機械工程學院 多超 編輯:宣傳部 夏雅鳳、陳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