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牛彈琴 作者:牛彈琴
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去了趟美國,美國盯上了蒙古國的一種戰略資源。
什么資源?
(資料圖)
稀土!
蒙古國自然心領神會。在美國,奧云額爾登就說,蒙古國將深化與美國在稀土開采方面的合作。他告訴記者:“我們討論了在開采稀土、包括銅在內的關鍵礦產方面的潛在合作。”
按照他的說法,美國是蒙古國的“重要戰略第三鄰國”,與美國在稀土和關鍵礦產方面的合作早已開始,并將根據兩國今年6月簽署的備忘錄進一步深化。
為什么美國對稀土這么上心?
原因,你懂的。
看路透社一篇獨家報道就說,蒙古國擁有大量的稀土和銅礦,這對于美國軍火工業以及電動汽車發展至關重要。
從中國拿不到稀土,美國就轉向蒙古國。哪怕這個亞洲內陸國,只有兩個鄰國,一個是俄羅斯,另一個是中國。
但這不妨礙美國加強與蒙古國的關系,用路透社的話說,以此抗衡“實力日益增長的中國”以及不斷深化的中俄伙伴關系。
所以,對于這次蒙古國總理第一次訪美,美國給予高度重視。
蒙古國總理8月2日還被邀請前往五角大樓,檢閱儀仗隊。他也是五角大樓接待的第一位蒙古國總理。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則與奧云額爾登一道出席了白宮記者會。哈里斯夸贊:蒙古國是美國可靠的民主國家和朋友,美蒙之間的伙伴關系,有助于確保地區的繁榮和穩定……
奧云額爾登也很高興,不住口地用英文對美國表示感謝,稱很自豪美國人將蒙古國視為民主綠洲,而美國則不僅是蒙古國的戰略第三鄰國,而且是蒙古國的民主北極星……
畢竟是哈佛大學畢業,奧云額爾登的英文還是很溜的。
這次訪問,美蒙兩國還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
比如,相互“開放天空”協議。
美國對蒙古國民航飛機開放天空,蒙古國對美國也開放天空。
但蒙古國是內陸國,美國飛機從哪飛到蒙古國呢?
嗯,這是另一個問題了。
還有,經濟合作。
看白宮記者會,奧云額爾登說,我很高興美國承諾支持我們和我們的經濟——使我們經濟多樣化,我們是內陸國,但不缺礦,我們在運輸和物流方面面臨巨大挑戰,所以,我們尋求您的支持……
什么意思?
1,美國有承諾,要支持蒙古國經濟,那一大筆援助,肯定少不了。
2,還有,蒙古國運輸物流比較差,美國你要出手幫助。
3,美國你也別看不起我們,我們蒙古國有礦……
家里有礦,果然不一般。
尤其是稀土礦。
但這些礦,怎么運到美國去,蒙古國沒有說,我們也不知道。
當然,蒙古國畢竟是蒙古國,知道美國的心思,也知道自己的地緣政治挑戰。
所以,這次在美國,蒙古國總理也警告:如果超級大國的競爭沸騰起來,像蒙古這樣位于的內陸國家,肯定會遭受損失。
奧云額爾登就說:“我擔心,新冷戰將與第一次冷戰截然不同,(更加)困難”。他強調,“我們無法承受新冷戰的局面”。
最后,怎么看?
完全我個人看法,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美國觸角確實夠長的。
最近幾年,美國在亞太動作不斷,現在,觸角又伸到了蒙古國,一方面是各種高帽,另一方面是各種援助,當然,目的也是很明顯的:1,極力以價值觀等拉攏蒙古國;2,在蒙古國和中俄之間打進楔子;3,獲取蒙古國稀土等重要礦產……
至于怎么拿到稀土,美國人應該有辦法吧。
第二,蒙古國也有自己的想法。
以前是俄羅斯(蘇聯)的小跟班,現在總體上是中俄的友好鄰國。但蒙古國也在積極發展與美國、日本等所謂“第三鄰國”的關系。這次去美國,更是向美國頻頻釋放信號:我們有礦,稀土礦……
蒙古國的小心思,我們也可以理解吧。
第三,還是那兩句老話。
第一句,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環顧世界,何嘗不就是這樣?利益,關鍵是利益。
第二句,鄰國是搬不走的鄰居。對于蒙古國來說,注定只有中俄兩大鄰國。至于美日等“第三鄰國”,說起來很好聽,承諾也肯定很響亮。但關鍵時刻,這個三真靠得住嗎?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房穎
本文作者:牛彈琴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徐佳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