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7日,由溫州大學人文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和《現代中文學刊》雜志聯合舉辦的“抗戰及四十年代文學研究”學術工作坊在溫州大學召開。北京大學吳曉東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羅崗教授、云南大學段從學教授和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孫良好教授等40余位學者參加了工作坊。會議由人文學院彭小燕教授主持。
作為一段繁復駁雜且事關國族興亡的歷史,抗戰是二十世紀中國至為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就文學而言,戰爭使得“五四”以來的作家重新認識和理解“現代中國”,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學創作和進行新的探索,使得抗戰及四十年代的文學圖景充滿生機,也孕育了豐富的研究潛能。對此,北京大學中文系吳曉東教授認為上世紀四十年代的長篇小說在觀念視野、結構方式、藝術風格和小說文體等方面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性和探索性,也呈現出一種反規范、先鋒性和未完成性的特征。他在研究中格外強調小說的觀念視野的重要性。
在吳曉東看來,觀念視野一方面勾連的是社會歷史與文化語境,另一方面則勾連小說的形式探索和創作方法層面,在某種意義上具有居間的中介性。而上世紀四十年代小說觀念圖景中,則凝聚著小說家們對戰爭背景、時代語境以及個人的生存境遇的感受和思考,最后在小說形式層面得以生成。因此從觀念視野出發考察四十年代的小說,也許可以提供一個具有整體性的圖景。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羅崗教授以卞之琳的《地圖在動》切入引出中國地理學界的“胡煥庸線”。他認為“胡煥庸線”不僅涉及到地勢、氣候、植被、政治經濟,具有著深刻的人文意義,也為我們研究戰爭、國家、人民、民族與文學的關系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而隨著“民族-人民”視野的浮現,既極大地改變了“四十年代文學”的面貌,同時也為重新認識“新的人民的文藝”的整體形態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姚曉雷教授重新解讀了張愛玲的名作《傾城之戀》,認為小說對張愛玲的解讀,不能只注意她的“蒼涼”,還要看到她的“青春”。他認為這個小說構成了張愛玲的“青春詩學”。
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邵寧寧教授認為討論四十年代文學,不能忽略這一時期的悲悼文學,需要討論戰時、戰后生活帶給人們的巨大傷痛,以及彌漫于這一時期整個文壇的哀挽氛圍。
云南大學文學院段從學教授針對目前的條塊分割,將“四十年代文學”劃分為不同板塊的現狀,通過王博習、高詠、孫臏、阮章競、卞之琳、蒂克等人的例子,提出應該在流動性和開放性的視野中來發掘史料,重新理解四十年代文學的復雜性。
海南師范大學王學振教授、西南大學張武軍教授、重慶師范大學凌孟華教授、四川大學周維東教授和溫州大學鮑良兵副教授等相繼發言,為深化抗戰及四十年代文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此外,工作坊還圍繞戰爭流動性和政治文化、傳統文化資源的“發見”、文學觀念新變與文藝實踐、區域史視野下的文學以及抗戰及四十年代文學文獻個案的發掘、整理與研究等議題展開。在與會專家們坦誠的智慧碰撞中,進一步推進了抗戰及四十年代文學研究。本次研討會的舉辦,也再次印證了抗戰及四十年代文學研究的巨大空間和可能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