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西交利物浦大學理學院生物信息專業的同學有點厲害,不僅名校offer拿到手軟,今年還出現一股組團去耶魯的陣勢:相繼有6位同學收到了耶魯大學遞來的橄欖枝!
該專業的負責人生物科學系魏震博士一方面為優秀的學生們感到驕傲;另一方面,他分析到:“生物信息專業本科課程設有一半計算機科學課程和一半生命科學課程。對這兩個學科都有充分訓練的本科項目在世界范圍內都還不多見。現在一些美國名校都在開設新興的計算生物碩士專業,和我們本科的課程設置也比較貼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興趣就敢挑戰
楊魯寧是其中的一位,9月她將前往耶魯大學的健康信息學專業深造。
耶魯的錄取和研究方向的確定,與她在大三暑期時參加的科研項目密切相關。
在面向西浦本科生開放的項目中,楊魯寧申請了藥學院柳欣博士(下圖左)指導的一個計算機輔助藥物發現的研究項目。
在加入之前,她只是了解一點有關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進入項目后,楊魯寧在組里博士和碩士學長學姐的指導和幫助下,開始接觸藥物發現中基于計算機的虛擬篩選這個領域。
三個月的入門,激發了魯寧繼續探索的興趣。她決定挑戰自己,在大四上學期專門選修了智能工程學院三門有關神經網絡、機器學習的數學原理和大數據分析的課程。這些課程結合了統計學和計算機交叉領域的知識。
“課程含金量高,也確實難,有不少同學掛科。我比較認真對待,同時也發現我對這個領域很有興趣、學得也相對輕松一些。”
魯寧順理成章地從她參與的暑期科研項目里延伸出畢業論文的課題。她將今年學術界受關注度很高的基于少樣本的深度學習模型應用在特發性肺纖維化這種疾病的藥物發現上,呈現出很好的訓練和測試效果。
你要轉變,才能在四年后成為這些數據的一分子
新生楊魯寧來到西浦的第一周,忙不迭地參加各種幫助新生了解學校的入學活動。一位西浦的老師指著西浦畢業生升學就業報告漂亮的數據,對新生們說:
“你們是被學校很好的申研結果吸引來的,但這并不代表你們就是他們。
“你們要通過4年的努力,才能成為那些數據的一份子。要怎么努力?首先必須從高中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
四年后,對當初的那個場景記憶猶新,魯寧說:“老師的話很現實,但也很有力。我有種突然被點醒的感覺。”
上大學前的魯寧是個相對讓父母省心的孩子,聽老師的話,按部就班地準備高考。至于下一步要做什么還比較迷茫,“反正先把高考考了再說。”
高考意外失利,目標落空。當從崩塌的世界里回頭神,她說:“那就follow my heart. 我喜歡小動物,我能讀懂它們的表情。當時就想我去學個動物醫學。”
沿著這個思路,根據分數,她不斷在現實可行的選項間評估,最后選擇了西浦的生命科學大類。
四年后,魯寧成了那些亮眼數據的創造者。她說:“我進西浦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從原來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首先學生物是一個很大的興趣點,加上我從國內教育模式中養成的勤奮努力的習慣,再結合西浦這種自由的環境,促成了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西浦給予魯寧的自由,體現在她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自己安排學習內容。魯寧所選的生物信息專業可以同時選生物專業和計算機專業課程,她在選擇面向本科生開放的科研項目中,也可以申請參加藥學院生物統計學和計算生物學相關的課題。
她感受到,自由還來自師生之間平等友善的互動,以及多樣、舒適及充足的自由學習空間。
魯寧所感受到的自主學習,除了自己主動地安排學習內容,還包括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比如,她提到,“我很珍惜和尊重每一次上課的機會。”她會根據不同的課程制定不同的策略。她喜歡自己學習,不大喜歡約人一起學習。
還有,她看待娛樂的態度。“高中那會,娛樂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的;現在就光明正大,因為我想明白了,人的生活里不可能天天只有工作,必須有一部分是娛樂,去放松。”她會把娛樂和學習分別安排妥當。
卡耐基梅隆還是耶魯?
楊魯寧召集了一幫同學開線上會議。分享嘉賓是目前在卡耐基梅隆和耶魯就讀的上一屆生物信息專業的學長學姐。
卡耐基梅隆的計算機非常強。2019屆的學姐宮之云在哈佛和卡內基梅隆之間,選了卡耐基梅隆;2022屆的學長鄧越騫在耶魯和卡耐基梅隆之間,也選了卡耐基梅隆。
現在幾乎一模一樣的選擇題出現在魯寧面前。
“學長學姐都特別熱情。鄧學長當時作業堆積如山,但他主動提出來和在耶魯就讀的陳皓婷學姐一起給我們開個會;他們還邀請了相關專業的博士生來跟我們線上交流。”
魯寧說要時刻心懷感恩之心,她也樂于跟后輩分享,并囑咐下一屆學弟學妹把這個優良的傳統傳遞下去。
除此之外,魯寧也積極與學院的老師和教授們尋求建議。后來這個關于擇校的選擇題轉化為關于未來職業發展的選擇題:你準備投身產業界還是想要繼續留在學術界?
這道題讓魯寧回到對自我的認知上。她說:“我對物質和金錢的渴望和訴求沒有那么強烈,我希望自己一直保持求知和探索新知的狀態,至少目前是這樣。”
魯寧青少年時喜歡看《萌芽》雜志,曾經還想過成為一名文學編輯。她說,“上大學后我發現有一種編輯——學術期刊的編輯,要成為這樣的編輯,需要你得有一定學術高度和學術成績,得先成為大學教授這種級別的學者才行。”
“或許以后我能成為某個很厲害的學術期刊的編輯。”
從本心出發,楊魯寧選擇了綜合性更強的耶魯大學。
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魯寧剛參加完“真人圖書館”的一期活動,這次來分享的是一位越南裔英國行為藝術家Kivmi Nguyen。
他們在一起聊天時,魯寧問:“我理科的邏輯思維已經‘根深蒂固’,怎么才能喚起創意的那部分能力?”
藝術家回答:“你可以試試,每天都在紙上隨便畫一畫,可能哪天你就變成像我一樣了。”
魯寧聽了很開心,又是汲取能量的一天!她喜歡大學的環境和氛圍,“你經常能遇到意想不到人、感嘆世界上還有這樣或那樣的事情發生。”
不同的經歷、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的思維方式,甚至是不同的價值觀,讓楊魯寧的世界變得更加包容和廣闊。
高考后,魯寧去拜訪初中的班主任老師,老師告訴她:“有機會多走出去看看。”
她一直記得。楊魯寧即將從西浦走向更大的世界去看看。(記者:寇博、王璐謠 攝影:段精睿 其他圖片提供:楊魯寧 新媒體:馬雅君 監制:胡秋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