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四川農業大學團委積極落實團省委關于推進“青春志愿·愛在社區”工作安排部署,緊握立德樹人“方向盤”,夯實志愿服務育人“主陣地”,激活志愿服務“大引擎”,校、院、團支部三級聯動,開展700余場“愛在社區”志愿服務,不斷增強團支部與社區志愿服務常態化和長期化建設,切實發揮志愿服務育人功能,助力文明共建。
(相關資料圖)
加強廣泛聯動,社區志愿服務有廣度
24個學院通過項目對接、陣地共建,積極與溫江區太極社區、雨城區挺進路社區、都江堰市伏龍社區等157個社區深度和作,圍繞愛老敬老、科普宣講、防震減災、飲食健康等主題積極開展“青春志愿?愛在社區”活動。
動物科技學院團委通過“團支部結對+陣地融合”的方式,依托重點實驗室開放日、組建動物科普團隊進學校、社區等,積極提升日常實踐與志愿服務的質量。水利水電學院團委與共青團雨城區委積極聯系,掛牌實踐基地,基于雨城區氣候條件以及地理情況推介“水足跡”品牌項目,結合專業優勢聯系相關需求社區進行推廣。生命科學學院協同雅安烈士陵園落地建成“小星火”志愿服務站,培育黨員、團員講解志愿者結對社區,推動紅色文化進社區,帶動學院實踐育人上新臺階。校青志協在都江堰積極與銀杏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結對工作,通過“大學生志愿者+專業社工組織+社區”的形式,以“青年志愿服務供給清單+街道社區需求清單”的方式,供需適配,提升志愿服務質量,深化實踐育人成效。
校團委堅持志愿服務“規范化、項目化、體系化、常態化”建設,不斷增強青年志愿服務育人功能,引領更多青年學生發揮專業所長,深入基層社區,通過志愿服務助力基層治理,促進文明共建。
突出專業特色,社區志愿服務有深度
學校鼓勵各學院以“志愿+專業”為依托,精心構建專業知識與志愿服務相結合的實踐育人模式,以專業化的志愿服務形成內容多樣、特色鮮明的社區志愿服務品牌。
動物醫學院結合專業相關背景知識,組織開展“寵物義診”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自制養寵常識宣傳圖冊為社區居民普及科學養寵知識及寵物常見病例,用專業助力營造愛寵護寵氛圍。園藝學院組織“植物科普藏寶圖”進社區,用實踐去傳播保護環境的思想,激發了社區居民愛林、造林的熱情。草業科技學院志愿者走進社區幼兒園,普及花草知識,教小朋友如何辨認花卉,同時講授花卉的生存環境,繁殖方式,倡導小朋友們愛草護草,助力綠色發展。經濟學院志愿者前往惠民社區和魚鳧路社區,以自制“防范金融詐騙”的科普宣傳手冊為載體為居民金融安全保駕護航。生命科學學院科普課堂進社區,將“小豆芽成長記”等五類科普實驗傳遞給社區小朋友,入選全國百支科技宣講團之星圖團隊聯同碧峰峽景區,結合生物知識、大熊貓科普宣講,在雨城區青江路社區等11個社區開展志愿服務。食品學院組織各個團支部去往學校周邊社區進行食品營養科普,促進更多居民對膳食平衡的認識,并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飲食環境。體育學院利用自身特色推進“體育文化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前往社區舉辦傳統武術節目表演、“氣球大作戰”、“曲線運球接力比賽、“小紙杯接球”等趣味活動,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廣群眾體育文化。商旅學院以“愛無懼”項目活動為推力,前后三次走進社區,通過手工藝術療養方法,以都江堰地域木雕為鏈接,對社區殘障人士進行幫扶,推動殘疾人就業等。
聚焦節點主題,社區志愿服務有亮度
學校利用“志愿+節點”,營造節日志愿“氛圍感”。充分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五一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節點,前往社區開展紅色宣講、環境保護、親子交流等系列服務活動,使“青春志愿·愛在社區”活動有特色、有主題、有亮度。
環境學院借助世界地球日節點,為社區的居民講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與其所面臨的威脅,以及作為居民能采取的保護行動,同時呼吁社區民眾關注地球環境,樹立保護、改善地球環境的責任感,有效傳播綠色環保的生活思想。管理學院志愿者在“5·20世界蜜蜂日”前往邛崍社區參與“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共建美好生態家園”蜜蜂文化科普游園會,將知識帶進社區,向當地群眾普及了蜜蜂文化,宣傳蜜蜂的重要作用,引導他們成為積極的“保蜜者”“守蜜者”,用愛守護自然的“造蜜者”。法學院志愿者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進挺進路社區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講,進一步提高了居民對常見自然災害的了解、預防和救助知識,增強了社區居民遇到自然災害時的自救能力。信息工程學院志愿者利用網絡信息安全日的節點,組織學院37個支部前往雨城區東大街社區等15個社區持續開展了為期一月的“網絡安全進社區”的服務,進行電腦義診、網絡反詐騙宣傳等志愿服務。
四川農業大學將繼續常態化實施“青春志愿·愛在社區”系列項目,持續深化打好“志愿+支部”支部全參與,“志愿+節點”節點有關懷,“志愿+專業”專業能提升的“志愿+”組合拳,不斷提升志愿服務效能,打造生動的思政教育志愿服務課堂,促進廣大青年深入社區治理服務之中,了解國情民情,厚植家國情懷,發揮青年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實現實踐育人,為文明共建貢獻川農青春力量。(作者:鄒蕊汐 彭雪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