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是青年節,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四黨支部書記、內分泌與代謝內科副主任高陳林,挺直身板走上第26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頒獎禮舞臺,捧回第26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她是瀘州今年唯一獲此獎章的個人。
能拿到四川青年的最高榮譽,她用“激動”兩個字形容獲獎感受,“這是對過去的肯定,也是一個新起點。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繼續努力,向優秀看齊,讓自己配得上這份榮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青年的杰出代表,高陳林有哪些勵志的故事呢?
她是心系患者的內分泌專家
高陳林的玩具從小便與他人不同,陪伴她的是一個個藥罐。出生在達州小山村的高陳林,從小就知道爺爺還有另一個名字:“高醫生”。受爺爺影響,她幼時便在心里埋下一顆“種子”——長大要當醫生。這顆“種子”努力生根成長,于是“高醫生”也成了她的新名字。
瀘州,是高陳林完成本科、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地方,也給了她扎根發展的優渥“土壤”。2019年,高陳林在澳門科技大學完成博士研究學習后,她有了新頭銜:臨床、科研、教學全面發展的年輕醫學博士。
作為醫院第四黨支部書記,高陳林所在的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與業務深度融合,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作為一名醫生,高陳林主要負責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相關的臨床診治工作。她始終不忘救死扶傷初心,以專業的診斷與治療成為患者信任的內分泌專家。“防病大于治病,重視糖尿病人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在高陳林看來,糖尿病作為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一種,“主動健康”是預防糖尿病的最佳方式:通過對生活方式進行干預管理,提高大家對糖尿病的知曉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降低糖尿病發生率。
臨床與科研兩手抓。高陳林長期從事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病機制及治療相關研究,2022年,她主研獲得四川內分泌界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項立項,并成為四川首個代謝性血管疾病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固定成員。
這些年,高陳林參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她先后兩次受邀參加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糖尿病學術會議——美國ADA年會,進行發言和壁報交流,向全世界內分泌學者分享團隊研究成果。2019年,她的科研成果《AGEs促進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形成參與糖尿病腎病發病》在第十九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癥與老年醫學學術研討會進行發言交流,獲優秀論文一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四川省醫學科技一等獎,四川省醫學會青年科技獎三等獎……高陳林用數項榮譽填滿了工作這十余年的履歷表。
她是邊遠山區健康的守護者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并不是短期血糖升高產生的不適,而是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的糖尿病并發癥,其并發癥可累及包括心、腦、腎、眼等全身所有器官、血管和神經。敘永縣糖尿病、高血壓發病率高、治療率低,多數群眾因長期慢性疾病不治療導致嚴重并發癥。古藺縣亦是如此。“上古敘山區去,緩解老百姓病痛。”2021年,高陳林扎根古藺縣人民醫院,運用醫聯體平臺推動當地糖尿病管理。
高陳林希望她離開古藺后,在當地留下治療糖尿病的專家,“傳幫帶”幫扶則是最佳途徑。她先后指導了古藺縣人民醫院開展7項新技術、成立1個新科室,協助申報市級重點專科1個。同時,通過她的幫扶,古藺縣人民醫院2021年的代謝性疾病——骨質疏松診斷率較2020年同期增長3倍,骨密度的篩查率較2020年同期增加近20倍。
2017年10月,高陳林自愿跟隨團隊,對敘永縣江門鎮進行全面調研,指導當地衛生工作人員為約27.8萬名群眾建立健康檔案信息。同時,通過積極開展義診、培訓基層醫生、宣講慢性病知識等,讓當地糖尿病知曉率提高超過20%,糖尿病治療率達85.8%。
在每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世界骨質疏松日等,高陳林堅持參加瀘州各地義診活動、免費開展公益講座,不少邊遠山區都留下過她的身影。當患者趕早連坐3個多小時的車只為送她一袋雞蛋,感謝她治好了“老毛病”時,她更加體會到了堅持的意義,“我想讓更多人遠離內分泌疾病。”
或許,這就是她成為五四青年代表的榜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以青春之我,筑健康之夢。(文/ 曾念、路霞)
再提青春,你會想到什么?
是大學逃過的課、掛過的科、天馬行空的夢?
不,青春的含義遠不止于此,
青春是傳承,是奉獻,是責任,是拼搏……
這些青春的畫面,
使我們駐足,銘記,
這才是西南醫大附院人該有的青春模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