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學城市與環境研究中心舉辦的蘇州低碳研創園發展路徑研討會順利召開。蘇州市人大議案委、蘇州市發改委、蘇州市發展規劃研究院的特邀專家,西浦設計學院教授團隊和企業代表等共同出席,基于研創園項目,探討未來城市低碳轉型發展新動向。
西浦城市與環境校級研究中心主任徐蘊清博士主持會議,提出我國通過“1+N”頂層設計體系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而蘇州作為制造業大市,在產業創新、低碳經濟和生態綠色方面具備重要發展潛力,可以通過低碳園區的建設和改造推動更為廣泛的行動。
“基于研究中心已開展的低碳國際合作研究等成果之上,通過低碳研創園項目,探索‘校地合作’模式,以及‘低碳綠色+城市更新’和‘綠色建筑+低碳產業+教育科創’的復合功能及發展模式,并貢獻于路徑發展、經驗復制和知識轉移。”徐蘊清博士說。
長光企業工程師袁健哲、蘇州市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湛、蘇州市發改委調研員夏成華、蘇州市人大議案委主任盧寧、趙大生教授、新加坡邦城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建筑事業部總經理季兵等從不同角度發表了觀點。
袁健哲工程師介紹道,“在我國低碳發展趨勢背景下,企業與西浦團隊共同合作,利用現有的地塊區位優勢拓展規劃,結合政府與企業共同的發展轉型訴求,在姑蘇區探索將低碳與文化和產業相連接的模式,形成產業集聚和試點示范效應,從而進一步向蘇州全市乃至全國范圍推廣。”
“低碳研創園項目是一次創新嘗試,要結合姑蘇產業定位、歷史保護和虎丘綜改等現狀和規劃,發揮西浦的研究和教學優勢力量,同時探索項目資金自平衡發展模式,保持項目平穩運行和提高項目競爭力和可持續性。”李湛院長表示。
盧寧主任分享了關于低碳研創園項目和姑蘇區歷史保護與城市更新結合的思考。姑蘇區是蘇州文化重要承載地,同時以“數字文化的高技術服務業”為定位,對未來的區域建設和發展有較高標準和要求。“基于此,低碳轉型需結合本地人文要素,挖掘蘇州歷史低碳元素,形成‘蘇式低碳’生活。其次,可繼續梳理相關政策環境,明確產業定位,綜合多方面條件考量,打造實驗室平臺,并爭取形成低碳改造示范。”
在研討會現場,高校、政府和企業代表充分交流互動,從多元角度共同探索結合實踐項目的低碳發展創新和推廣模式,旨在通過發揮教育和市場的力量,推進在復合型園區中具有引領性的低碳化發展,開發以低碳產業為核心的新經濟,為生活方式轉變、產業鏈結構調整和生態價值轉化啟發思路和開創合作。(圖文提供:城市與環境研究中心 編輯:石露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