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月10日至15日,云南省人大十四屆一次會議、云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昆明海埂會堂隆重召開。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唐家華,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啟梁,民盟省委副主委、副校長潘波,民盟省委副主委、附屬昆華醫院副院長、醫學院院長梅妍,省總商會副會長郭忠誠,民革省委常委、昆工總支主委周常春,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民建會員孫鴻雁,民進省委常委、昆工支部主委袁銳波,致公黨省委委員、附屬昆華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欣,致公黨昆工總支副主委向誠,九三學社省委委員、昆工委員會副主委蔡金明,九三學社省委委員李孔齋,附屬昆華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胡雅潔等1名省人大代表和12名省政協委員出席省“兩會”。
省“兩會”期間,我校代表、委員根據會議安排,分別聽取、審議、討論了省政府工作報告、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省“兩院”工作報告、云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訂草案)、十二屆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以及云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云南省2022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以及有關人事事項等。
根據省人大十四屆一次會議公告,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王華當選云南省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經1月11日省人大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王啟梁擔任省人大十四屆法制委員會委員。在1月14日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潘波、梅妍、袁銳波當選省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省“兩會”期間,我校代表、委員展現出了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他們結合自身工作崗位和專業優勢履職盡責、建言咨政,通過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提案和建議發出昆工“聲音”,充分體現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擔當。出席會議的代表、委員緊扣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聚焦中心任務,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教育工作、醫療衛生、鄉村振興、政務大數據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問題建箴言、獻良策。唐家華委員領銜向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交《立足資源優勢,依托科技創新,支撐有色金屬與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提案;王啟梁代表領銜向省人大十四屆一次會議提交的《關于制定<云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的議案》,經審查后作為大會7件議案之一;周常春、蔡金明、王欣、李孔齋等向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提交提案7件。
省“兩會”期間,我校代表、委員分別接受云南衛視、云南日報、云南省政協報等媒體采訪。其中,周常春委員就推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系列“三年行動”落細落實談到,要以改革拓展云南經濟的發展空間,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民生為抓手確保經濟發展行穩致遠,建議進一步加強中老邊境口岸旅游基礎設施的硬件建設,注重產業聯動以促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向誠委員認為,科技創新是產業鏈強鏈補鏈的關鍵,就如何消除創新鏈與產業鏈之間的壁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以昆明理工大學在冶金、生物醫學、中藥材等方面的優秀科技成果有力支撐產業發展為例,建議加速需求和供給的精準對接,實現企業科研課題和高校智力資源快速匹配,打造技術交易的“中間市場”,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李孔齋委員就云南如何突出特色,把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科研優勢,以有效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實現國家“雙碳”目標、打造西部生態宜居的科研重鎮等提出建議,并就加大工業碳減排技術創新,推動全省碳中和進程,從跟蹤監測碳排放數據、協調清潔能源配置、打造低碳發展智庫、穩固技術支撐四個方面提出具體意見。作為云南的一名“大國工匠”,孫鴻雁委員指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能夠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同時,就藝術設計助力振興鄉村,提出用藝術設計理念喚醒、激活、賦能鄉村振興,增強村民的內生動力,積極探索“藝術+文化+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視角、新思路和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