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受宜賓學院黨委委托,文學與音樂藝術學部副部長(負責工作)齊小剛,中國酒史研究中心主任彭貴川(原文學與音樂藝術學部部長),文學與音樂藝術學部音樂學專業教研室主任鄔丹、音樂學專任教師張皓嵐博士一行四人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文化館開展文化幫扶活動。
12月5日上午,雷波縣文化館館長龍魯者為指導團介紹了新落成的雷波縣新文化館,介紹了雷波被中國民間藝術協會授予“中國彝族民歌之鄉”稱號的相關情況,以及雷波縣文化館對彝族民歌挖掘、整理、完善等情況,期待宜賓學院教師深度融入相關指導和研究工作。
在文化幫扶活動期間,文藝學部專家團隊對文化館藝術工作者們在藝術編排和表演方面進行了現場指導,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彭貴川、齊小剛建議雷波文化館要加強文藝工作隊伍建設,特別要重視對他們的學歷層次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指出這對于彝族優秀文化走出涼山、走向全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月5日下午,四川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余孝其,四川省教育廳總督學傅明,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考試院院長丁念友等領導來到文化館幫扶現場進行考察,并現場觀看節目排練。考察結束后,余孝其聽取了宜賓學院幫扶雷波縣文化館的具體情況,他對宜賓學院與雷波縣文化館的校地合作方式和積極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余孝其強調,高校要充分運用人才優勢和研究優勢,幫助雷波縣繼續深化和拓展彝族文化研究與傳播,指導他們創作出更多令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傳遞黨對彝族人民的關懷,用精湛的文藝作品弘揚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余孝其廳長一行離開后,宜賓學院指導團觀摩了雷波縣非遺傳承人阿堵呷爾、白友古等民間藝術家的月琴、口弦、口咬笛等彝族傳統樂器的表演。演出完畢后,宜賓學院文藝學部的領導和老師與非遺傳承人們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本次指導活動是宜賓學院對雷波縣文化館進行文化幫扶的進一步落實和推進,結合雷波作為“中國彝族民歌之鄉”的實際情況,雙方將進一步探索更多合作途徑,在發揮好高校引領作用的同時,進一步搭建好宜賓學院與雷波縣彝族文化的研究及展演平臺,為后續深度合作夯實了基礎。(供稿/攝影 張皓嵐 編輯/梁麗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