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一直是武漢市的商業中心,500年商業發展史,承載了武漢商業文化的歷史沉淀。正是“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樓外樓”,形象地道出漢口的今世前緣。
日前,主攻近代城市與建筑方向的江漢大學數字建造與爆破工程學院教師陳剛,經數年文獻研究與實地調研,出版新著《近代漢口社會轉型與住居形態發展1889—1938》,探討近代以來漢口城市空間與住居形態的轉變,填補了漢口近代建筑歷史研究領域空白,對于漢口近代住宅建筑的演變、空間布局、功能分區、居住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受到《長江日報》、《湖北日報》等省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近代漢口社會轉型與住居形態發展1889—1938》書影
(相關資料圖)
陳剛是老武漢,又是研究近代建筑與本土城市的學者,對家鄉具有特殊的情感。他從小生活在漢口的里分,童年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諸多記憶,小時候在里分上幼兒園和那些熟悉的叫賣聲,以及與小姨穿梭于江漢路的街巷中,這些情景在書中都有描述。陳剛的爺爺輩曾是洋行職員,他作為第三代武漢人,對老漢口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厚的感情。結合早年的親身生活經歷,陳剛查找歷史文獻,帶領學生到漢口老街區實地踏訪和拍攝,通過真情實感的論述方式,最終寫出了老漢口人經歷的居住方式與生活環境變遷。
陳剛手繪漢口黎黃陂路上的西式住宅
陳剛介紹,1861年開埠前的漢口是河港集鎮,直至晚清發生根本性改變。當時的住屋形式是“前店后宅式”傳統住宅,主要分布于漢口華界舊市區沿江沿河一帶的漢正街片區。此類住宅往往帶有一個“天井式院落”或“四水歸堂”的布局,前為臨街商鋪,后為就寢部分;多為東西向,布局緊湊。這類住宅的使用群體多為到漢口經商而居的商人士紳。
辛亥革命到抗戰前,是漢口社會近代轉型的重要時期,也是漢口城市空間急劇變化的時期,在城市經濟的推動下,漢口華界“前店后宅式”傳統住宅,逐漸讓位于“底商上宅式”居住方式。這一時期漢口人口的增長,也讓早期漢口華界的那種“前店后宅”式的住宅越來越不適應城市用地緊張的現實。這一時期漢口華界開辟了新的城市道路,沿兩側的街道形成了新的住居形式,即業主將上下樓層分隔經營出租,城市管理者要求臨街商業住宅,樓上要有出挑陽臺,留三開間的立面構圖。
漢口里分則是近百年漢口民居文化的縮影,也是漢口開埠之后西方低層聯排式住宅和中國傳統的多進院落式建筑的結合體。作為東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產物,其建筑時間大約從1900年左右開始至1938年武漢淪陷之前基本結束。作為那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居住方式“里分”,主要分布于華界模范區和外國人居住區,該類型住宅,尤其晚期里分,是供給城市中產階層的職員為主,故而該住屋所對應的是一種更多基于近代職業特性的職員文化,接近于現代的城市居住方式。
咸安坊是陳剛老師研究的對象之一,是漢口里分住宅區的代表之一。在住宅建筑方面,咸安坊曾是漢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高級里分住宅區,作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筑,數十部影視作品和紀錄片曾在這里拍攝取景。
武漢是舊中國僅次于上海的最發達的商業城市。1861年漢口開埠后,英、德、俄、法、日相繼在漢口開辟租界,十余國在漢口建立領事館,許多外國銀行、洋行、商行、公司、工廠、教會在漢落戶,因而城市出現大量西洋式或中西結合形式及各種變異形式的、用近代建筑材料建造的新式建筑。
這些建筑顯現出武漢的建筑乃至城市的風貌,構成了武漢既和諧又與傳統建筑風格相矛盾的城市環境和城市空間,其歷史意義及文化意義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對于武漢還是對于全國而言,都有著典型意義和代表性。(文:長江日報 數字建造與爆破工程學院 編輯:榮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