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學習與創造一直是人類前行的主旋律,今天這個時代更需要我們去努力學習與創造。
(資料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從個人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從國家來講,我們每一個人正在為?族偉大復興而發力。不管是個人幸福生活,還是?族偉大復興,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創造,才有可能實現。
教育的目的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讓人學會學習和創造。 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努力地營造學習的氛圍,并為學習者搭建創 造的場景。
幾年前,新書院人曾認真地思考過“培養什么樣的人”,明確了新書院人的使命: 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獨立思維、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力的未來幸福公?。新書院人已把“學習和創造”作為學生獲得幸福的重要條件。
新書院人屬于這個時代的學習者和創造者,也是這個時代的幸運者!我們新書院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有見識的家庭的理解和認同,我們新書院人的“培養目標”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對兒童成長有較高認知的家長朋友的贊同。在這場教育變革中,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新思考孩子的成?路徑和發展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善于獨立思考的教師愿意改變思維,重新規劃教育人生,參與到這場教育變革的行動中來。在這場教育變革中,孩子們的學習力和創造精神是我們新書院人千方百計要“攻破”的,因為錢學森之問總要有人去回答,李約瑟難題也應有人去求解。
學習的時代
辦學之初,我們曾認真思考過兩個問題:一個是,在這場教育變革的行動中如何定位新書院的教師;另一個是,在這場教育變革的行動中如何定位新書院的家?朋友。最后,我們決定將新書院的老師和家?朋友都定位為“教育工作者”。這就意味著,教師作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學生“學習與成?”的指導者;家?作為重要的教育工作者,自然是孩子在成?過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同為教育工作者,教師理當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能力,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家?朋友也應該具備最基本的陪伴孩子成?的能力。要履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者和終身研究者,也應該成為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更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家?朋友也應該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首席引路人”。
十八九年前,在我剛走上校?崗位時,我的一位中學老師,也是我中學時的一位校?,曾跟我講過:地方黨委和政府最應該選好“三個人”,一個是學校的“校?”,一個是醫院的“院?”,一個是公安分局的“局?”。足見一個校長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我有一個觀點:一所學校的校?有責任帶領好兩大群體,一個是教師群體,一個是家?群體,如果校?的“雙臂”不夠寬闊,便很難將關愛、尊重、自信和自省時刻送到每一位同學身邊。我還有一個觀點:目前,在我們這個城市,甚至在更大范圍內,絕大多數家?朋友還停留在生理上的父母, 還沒有通過良好學習升格為教育上的父母。
教師最大的成功是能夠成為每一位學生生命中的“貴人”。這樣的教師,除了有較高的學科專業素養,一般會熟讀教育學、兒童心理學、認知科學和教育哲學等,有一定的教育常識,掌握教育基本原則, 非常懂孩子。這樣的教師,普遍愛讀書、愛運動,跟學生有良好的關系,亦師亦友,在解決同學們的問題時,會給予每一位同學充分尊重, 盡力保護好每一位學生的自尊心,不會有“羞辱”學生的行為,也很少跟學生“發火”,但孩子對老師卻有敬畏感。這樣的教師,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學習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和成?型教師。學生遇?這樣的老師,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就是生命中遇見的“貴人”。
父母最大的成功一定是培育子女的成功。孩子既是家庭的,更是國家的,父母培育好子女就是在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2018、2019、2020、2021,每一年入校學生的父母都已成為新書院“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成員,每一位家長朋友在陪伴孩子學習與成?的同時,自我也在學習與成?。家?志愿者行動、微型家?會、家?進班體驗課堂、家?學校(家?學堂)、家?講堂、家?論壇等等, 每一個項目,都在給家?朋友走近孩子、走近教育創造條件,也都是家?朋友學習與成?的好機會。
孩子學習是需要營造氛圍的,學校如此,家庭亦須如此。家庭的學習氛圍、家庭的良好關系,都對孩子良好成?影響較大。家庭中充滿手機刷屏的氛圍,就無法讓孩子有一顆安靜閱讀的心。家庭中充斥過多物質的“聲響”, 就很難有安放孩子精神的地方。家庭中父母相互尊重,保持家庭和諧關系,是孩子良好成?的土壤。孩子能夠生活在良好關系的家庭中,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大幸事。
創造的時代
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在具有偶然性,其良好發展更具有偶然性。 我不是研究人類史學者,但相關的研究表明,人類的祖先在五百萬年前無異于大猩猩的祖先,比其他非靈?類動物的祖先也幾乎沒有什么生存優勢。直至二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在靈?類中才有了生存優勢, 也拉開了與其他類動物的距離。大約在十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已在靈?類動物中脫穎而出。這一切的發生,均源于人類祖先在五百萬年前的第一次因對生存危機的“想象”。“想象”讓我們人類的祖先更多地使用大腦,使腦容量不斷增加,也使腦神經更加復雜;“想象”也開始讓我們的祖先具有更豐富的“情感”。憑借“想象的力量”,我們人類的祖先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生存危機。直到今天,這顆星球上的所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由人類的“想象力”所創造。
因生存發展需求不同,人類在不同發展階段選擇學習方式(教育 方式)大不相同。農業時代有農業時代的“學習方式”,工業時代有工業時代的“學習方式”,信息時代有信息時代的 “學習方式”,人工智能時代也應該有人工智能時代的“學習方式”。工業時代的學校教育主要是通過大班授課方式“短平快”地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大量具有一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操作工”,一般不需要有多少創造力。進入信息化時代,特別是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具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的“操作工”將被機器人所取代,這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大趨勢。 當然,取代的地區和速度不可能是一條直線。
十四五規劃中,已明確指出,我國的產業結構要盡快調整,將過去的低、中端產業為主的結構,向中、高端產業為主的結構轉型。大量僅擁有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已嚴重制約中、高端產業的發展,中、高端產業更需要的人才是創造性人才。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一直努力發展工業。由此,我們幾代人拼了命地學習知識,從大批識字分子到大批知識分子,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工程師,一批又一批教授,我們終于基本完成了工業化。 由于強大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慣性,無論是我們基礎教育還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其教育土壤可以生長出大量的擁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工作者,但卻難以生長出大量的“創造者”。創造力來源于好奇心,創造精神跟人的興趣有關系,跟人的思維品質有關系。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的孩子有多少是根據興趣獲得選擇權的?我們太多孩子糊里糊涂地走進了他(她)根本不愿意走進的專業(有的是因為分數限制,有的是為了滿足父母或自己的虛榮,也有的是迫于現實等等),而且繼續在失去創造激情的產業層面上浪費時間和消耗生命。
基礎教育改革,不管是課程改革,還是課堂改革,主要是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來建立兒童科學的思維方式。學習知識已不再是學校教育的最主要目的,通過知識學習的過程獲得學習力、思維力、 想象力、創造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豐富的情感體驗和人文情懷等,才是未來學校教育的最主要目的。
咨詢電話:
魏老師 18915945688 萊老師 18951945688
辦公室 025-69517635(8000、8008) 025-69517636
學校地址:
南京市江寧區東南大學路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