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及奧數、選拔人才為名辦班斂財的把戲被明令禁止后,當下一些培訓機構可能自認風頭已過,又開始以各種名義規避相關規定,為奧數換上馬甲,操起斂財的舊業來了。這些培訓機構以“老師”名義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有關信息,謊稱奧數成績仍在中考錄取中起到重要作用、國外大學錄取也看重相關成績等,試圖讓奧數借機還魂。
以往人們對各地奧數班的厭惡和恐懼,并非對奧數本身有什么成見,更不是否認或嫉妒數學天才的存在,而是人們迫于中考、小升初甚至幼升小的現實,不得不將奧數列為自費“必學”項目而產生的焦慮的一種表達。普及奧數、遍地辦班給數學科目帶來的效果、為那些有數學天賦的人帶來的增益究竟幾何,有目共睹。同樣,這些名義繁多、花樣翻新的奧數班,給那些操辦者帶來的效益幾何,也是有目共睹。
奧數班不辦了,會不會埋沒數學天才?具備數學天賦者,不通過奧數班是否就發現不了自己所具有的數學天賦?實際上,即使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以如此規模的興學奧數來發掘鳳毛麟角的幾個天才,是否值得、是否公平,也是大可討論的一個問題。問題更在于,上述這些問題,在奧數班鼓吹者和操辦者那里,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他們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能不能以奧數的名義賺到錢。一個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以“研學營”馬甲開辦、以“迎春杯”名義進行招生的數學班,為期3天,費用每人9800元……就是這樣一個不是奧數班、收費卻一點也不遜于奧數班的“研學營”,卻告誡報名者及其參與者:“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請您不要在網上過度議論,不要拍照。”
由此可見,被馬甲包裹著的奧數培訓班,目的依然沒有改變。對此,有以“老師”名義注冊的社交媒體賬號也大力舉薦這種“研學營”。“老師”聲稱:“重點學校每年網報那么多孩子,憑什么給你考試機會不給別人?簡歷的差異才是核心。”而所謂“簡歷”就是上沒上奧數班、有沒有五花八門的奧數比賽成績單。也是在這個所謂“老師”的社交媒體上,上述“研學營”的“升學含金量”被標注為5星,“推薦指數”也被標注為5星,而適齡人群則被標注為3、4、5年級,且“牛校認可度相當高”“是在小升初階段確實能幫上忙的比賽”,強調“這些活動是小升初務必要參加的”。
這種明目張膽地曲解相關升學規定的說法,究竟會打動多少家長,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會在部分家長中造成影響。對這種“不要在網上過度議論,不要拍照”的活動,相關主管部門知道不知道,知道以后如何處理,值得關注。
關鍵詞: 換了馬甲的奧數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