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關系無數家庭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每年關注的焦點領域。
如何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怎樣解決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如何改進高校“重科研輕教學”問題?職業教育怎樣特色化發展,如何進行高職擴招……據了解,2019年教育部共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879件(較2018年增加83件,增長4.6%),其中人大代表建議1130件,政協委員提案749件;牽頭辦理951件。
近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19年教育部所有承辦的建議提案已全部按時辦結,就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教育問題進行“破題”,回應社會關切。
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如何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破解“入園難”“入園貴”?這是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之一,如民盟中央就提出了《關于“全面二孩”實施后加強幼兒園基礎設施和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張曉東提出了《關于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促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年來,教育部結合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議和提案,會同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一方面多渠道擴大普惠性資源,通過治理增加普惠性學位約370萬個,普惠園覆蓋率提高8個百分點,并通過鼓勵支持街道、有實力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高校舉辦公辦園等方式,擴大學前教育供給;另一方面,去年會同財政部安排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168.5億元,獎補公辦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園。
為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出臺《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各地通過多種方式補充幼兒園教師。目前,已有19個省出臺公辦園教師編制標準,各地積極通過編制補充教師。
同時,教育部結合實際合理核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落實有關規定,保證教師各項待遇,要求民辦園參照當地公辦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確定相應教師的工資收入。通過“國培計劃”等加大教師培養力度。
促進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結構性缺編是近年來制約教師隊伍發展的重要問題。據了解,去年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有關教師編制的建議,主要集中在增加中小學教師編制方面,包括增加中小學教師編制,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及寄宿制學校傾斜,以及統籌協調、動態調整中小學教師編制和跨省調劑編制等。
對此,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赴江蘇、河南等地,調研當前中小學教職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教育部會同中編辦、人社部、財政部研制相關意見,推動各地教育、編制部門加大挖潛創新力度、盤活編制存量。為優化農村地區教師資源配置,教育部起草相關文件,要求各地開展排查整治,并推動各地落實好城鄉統一的編制標準,充分考慮小規模學校、寄宿制學校、課程改革等多種增編因素,科學合理核定編制。
此外,就全國人大代表伍輝和全國政協委員韓愛麗提出的“依法打擊‘校鬧’,重振師道尊嚴”建議,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與代表委員進行了當面交流。
2019年7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明確了8類行為屬“校鬧”,構建了從加強預防、減少事故,完善程序、妥善處理糾紛,到嚴格執法、依法懲治“校鬧”行為,再到多部門合作、形成共治格局的完整治理體系。北京、河北制定了本地法規,推動建立相關保障制度,為學校辦學安全托底。
加快高等教育人才培養
在高等教育領域,“重科研輕教學”問題、東北地區引才留才難現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高職擴招等問題是2019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其中,針對全國人大代表寧凌提出的“關于改進高校‘重科研輕教學’問題的建議”,教育部多方面發力,包括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實行科學合理的分類評價,完善高校崗位設置和職稱評價標準,要求突出教育教學工作量考核、加強質量評價、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強化課堂教學紀律考核,切實扭轉對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重視不夠的現象等。
目前,通過改革,包括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在教師考核體系中弱化了對論文數量的追求,把更多時間和空間交還給教師。
“高職擴招”也是高等教育領域不得不提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去年提出的建議曾涉及相關內容。在她看來,擴大高等職業教育規模是推進我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的需要,也是推動我國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需要。
按照國務院關于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的有關部署,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堅持質量型擴招并相繼出臺配套政策文件,總結和宣傳典型,2019年高職擴招114.8萬人。
記者 孫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