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食堂“刷餐盤”三秒結賬 大數據定菜品更替
9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北區食堂一層餐廳推出智能結算服務,學生在自助區選好菜品后,把餐盤放在“結算區”,結算臺會通過感應不同餐具自帶的芯片價格而自動生成總價格,學生刷卡后就可以離開,整個過程只需要三秒,這避免了一直以來學生花大把時間排隊打飯的情況。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京內外很多高校已經開始推行這種智能結算模式。
現場
“刷盤”結算只需三秒鐘
當天下午4:30,還不到飯點,人大北區食堂一層智慧餐廳外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很多同學都想要體驗一把智能結算“黑科技”,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兩米飯,0.25元;蒜黃炒雞蛋5元;西紅柿雞蛋湯,1元;清炒小白菜2元”,在智慧餐廳的出口處,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學生們把盛有飯菜的托盤放在“結算區”的框內,桌面屏幕左側的十六宮格內顯示出菜名和價格,右側分別顯示出數量、總價和營養成分、卡內余額等數據。
與結賬臺桌面屏幕對應的是一個傾斜45度角、15英寸寬的立式屏幕,是為工作人員設置的。這個結構很像了超市的柜臺,但與之不同的是,這里的結算是自動感應的,無需掃碼槍。從把托盤放在結算區到刷卡再到把托盤端走,整個過程只需三秒時間。
不掃碼,也可以結算?據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介紹,智慧餐廳的碗盤全部植入了RFID射頻芯片,芯片可通過出品終端反復寫入菜品信息。餐具放到結算區后(射頻天線感應區),計算機會自動讀寫芯片,并借助現代通信技術,實現快速結算。
延伸
“黑科技”大數據可決定菜品更替
除了學生減少排隊、提高結算效率,智能結算的“黑科技”還能提供在食堂吃飯學生的飲食大數據。
人大智慧餐廳試營業后,學生們紛紛在學校微博、微信留言,希望“營養成分表”能夠幫助他們“燃燒”他們的卡路里。據后勤集團總經理宋大我介紹,后勤下一步準備和學校商學院、統計學院合作,通過大數據了解學生們的消費傾向,幫助學生們建立更健康的飲食習慣。通過推出飲食健康APP,讓學生們關聯到其他運動健身類APP,提醒他們合理攝取卡路里。
對于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來說,這個大數據也讓他“省了不少事”,以前對于學生們口味的偏好,都需要發問卷進行調查,現在通過學生們的刷卡大數據了然于心。“大數據完全可以決定菜品的推陳出新”,王祚榮說,學生們購買少的菜可以直接“下架”,同時,這個大數據對后廚管理也提供了重要依據,“之前廚師們做的菜每天賣多少份很難計算”,現在的賣出數據可以作為績效考核標準。
調查
大學食堂排隊打飯漸成過去時
排隊打飯,提前占座,是高校大學生再熟悉不過的打飯場景了。從占座排隊買飯到“刷碗”結算,變的不僅是打飯場景,還有大學生們就餐的幸福感。
“我們從前打飯都是拼體力的”,北京林業大學大三學生何子桓告訴北青報記者,為了避免撞上“打飯高峰”,每次下課前他們都會選一名跑得最快的學生去占座、排隊,跑得慢了不僅要排很長的隊,往往還找不到座位。有時候為了躲開擁擠,他們干脆回宿舍叫外賣,直到去年學校和園餐廳推出了自主選擇和智能結算模式,何子桓和他的同學們終于能“把飯吃得從容些了”,他們可以“不慌不忙”地在自助區域選好飯菜,在出口處快速地結算,這與之前“等待時間長、選擇時間短”的打飯模式相反,讓他們的幸福感直線上升。
同樣,排隊打飯也讓食堂的管理工作苦不堪言,面對蜂擁而至的學生們,食堂師傅雖然手速練出來了,但是算數的速度不一定能跟上,忙亂之中很可能把加在一起的價格算錯。讓北京理工大學研二學生李仁華欣慰的是,今年新學期伊始,學校的第三食堂也啟用了智能結算臺,機器智能化結算,錯誤率幾乎為零,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大師傅“手抖”了。
據了解,北京已有多所高校食堂都已經啟用了智能結算模式。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北方工業大學等。
對話
玩“黑科技”如何確保不出現“bug”
對話人:人大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
北青報:雖然結算完全智能化,仍然有些同學擔心會出現“bug”,比如一不留意會不會扣兩次錢?
王祚榮:我們既然敢玩“黑科技”,就不怕出現“bug”。在學生將飯卡放在刷卡區結過賬之后,盤子里所有的碗和盤子內置芯片的菜名、菜價數據都會清零,絕不可能出現學生的飯卡被刷第二次的情況。碗盤需要食堂工作人員清洗過后重新在芯片存入數據才能感應到智能結算臺上。
北青報:碗盤內置的芯片會因為摔、泡、消毒而被損壞嗎?
王祚榮:這套餐具是密胺餐具,碗本身可以耐120℃高溫,里面的芯片耐溫可達260℃,可以采用高溫消毒或紫外線消毒。芯片植入在餐具底部,并有保護層,正常情況下是摔不壞的,只要餐具外觀無破損,芯片就不會有問題。
北青報:不同餐具內置芯片價格不一樣,你不擔心同學們會把貴的菜倒進便宜的餐具內嗎?
王祚榮:我們在試營業之前,就已經提示過學生們不要隨意合并餐具內的飯菜。而且既然我們敢于在學校做這件事,就是對人大的老師和學生有充分的信任。(文/記者 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