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密:多元助學打造教育扶貧新機制
近日,山東省高密市井溝、夏莊等4個鎮街的200名貧困家庭學生,先后在高密市關工委舉辦的“關愛貧困兒童助學行動”中,每人獲得資助300元。
“近年來,我們創新教育扶貧機制,探索‘保基本+’助學模式,形成了政府‘擴面保基本’,慈善總會‘陽光助學’,社會各界‘對點幫扶’的多元助學體系,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失學。”高密市教育局局長杜啟強說。
高密市積極落實助學政策,市財政每年單列預算資助經費,堅持政府兜底,建立了保基本、全覆蓋的貧困家庭學生全覆蓋資助機制,實現了應助盡助。2017年,市財政總共支付各類助學金2012萬元。
高密市開發區中學校長綦振寧告訴記者,該校地處城鄉接合部,留守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比例高,不少學生是貧困生。僅寄宿生生活補助一項,就有414名學生每人每年獲得補助1250元。
在偏遠農村的井溝幼兒園,由于困難家庭多,280個孩子中,資助58人,占20%多。“對幼兒的資助,主要是發放學前教育助學金。全市按10%的比例,根據困難程度,分1000元、1200元、1400元3個檔次發放。2017年,全市共發放助學金285.36萬元,免除保教費1.3萬元,資助幼兒4766人次。”高密市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辦公室主任陳永濤說。
從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學生補助寄宿生活費到高中、職業學校助學金、免除學費,高密市財政支出1600多萬元,資助、免除學費學生2萬余人次。此外,高密市設立勵志助學金專項救助當年升入大學的貧困學生,去年共發放40萬元,資助253人升入大學。
除了政府兜底實現“應助盡助”,高密市還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慈善總會陽光助學和社會獎助愛心接力的力量,形成了多元化的助學體系。
陽光助學是由高密市慈善總會發起的助學項目,自2007年設立以來,形成了以在校大學生跟蹤救助、高考貧困生救助、中小學貧困生資助、殘疾兒童資助等為主干的資助體系。
“去年,我們為178名貧困大學生發放助學金39萬元,為339名在校貧困高中學生發放助學金55萬元,12年來累計發放助學金1348萬元。”高密市慈善總會副會長秦中廷說。
高密市慈善總會還熱心支持鄉村薄弱學校建設,啟動了農村小規模學校專項扶持行動。安排178萬元慈善資金,向51所農村小學捐贈了電腦、課桌椅等教學設備。
“慈善總會給我們學校送來了20臺微機、100套課桌凳、18套教師辦公桌椅,還有10塊無塵黑板,大大改善了我們的辦學條件。”井溝鎮吳家莊小學校長趙思平說。
社會力量愛心接力助學也是高密市助學行動的一支重要力量。當地熱心助學的企業家孫日貴自2004年以來,已捐資600萬元,資助學生4000多名。2013年,孫日貴執掌的孚日集團投資7800萬元,高標準建成孚日學校,無償交給政府,納入公辦學校管理。此外,銀鷹化纖公司總經理李勇從2006年開始設立銀鷹教育基金,12年來捐資助學300多萬元;星宇勞保公司董事長周星宇每年出資2萬元,獎助開發區中學優秀貧困學生,全市幾乎每個鎮街都有企業家助學項目。
各行業、各部門都積極參與到助學行動中來。據統計,目前,高密市有80多個各類社會獎學助學項目,每年資助學生1600多人。“社會各界參與助學,豐富了多元助學的內涵,形成了教育扶貧的新機制,促進了孩子們勵志成長,也讓熱心助學成了社會新風尚。”高密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徐連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