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有位被科研“耽誤”歌手之路的教授
在浙江大學,有一位“被科研耽誤的歌手”,他在“中國原創音樂基地”網站有自己的主頁,瀏覽量高達百萬。
這個暑假,《自然》子刊《細胞發現》在線發表了關于物種間造血圖譜差異的最新成果,他是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之一。而在此之前,他率隊繪出世界首張哺乳動物細胞圖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細胞》)上。
“通過科學研究為人類作貢獻,對于我來說比當一名歌手更有意義。”昨天,35歲的郭國驥對錢江晚報記者說。
昨天,錢報記者在網易云音樂上聽了他作曲和演唱的《沁園春·雪》,曲調優美激昂,嗓音干凈清澈。
《當白羊愛上天蝎》、《大學》、《友愛》、《期待》……郭國驥在“中國原創音樂基地”網站上發布了多首創作錄制的原創音樂,其主頁的瀏覽量高達百萬。其中,《當白羊愛上天蝎》一曲的點擊量已突破50萬人次。
早在武漢大學讀本科時,他就曾參加過“武漢高校原創音樂比賽”并晉級總決賽,闖入了十強。后來,曾有演藝公司找他簽約。熟悉他的朋友經常會調侃,明明可以進入娛樂圈當原創歌手,卻偏偏要把學術做得這么好。
郭國驥覺得自己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一個成功案例。
從小開始,他就很少有周末玩樂時間。從周一到周日,他要么去參加各類培訓班,要么去比賽。即使到了大學,他也充分利用周末時間參加英語培訓。
在郭國驥看來,應試教育也有其優勢。“考試可以更好地約束自己,從而把知識學得更扎實。至于靈感、創意、興趣,很多時候是在擁有了扎實基礎之后,自己領悟的。”
郭國驥并非是那種死讀書的學生。讀大學時,他在保持優異成績的同時,組建了話劇團,擔任學生會的文藝部長,并組樂隊玩起了民謠。
正因為這些豐富的經歷,郭國驥在大學畢業時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進軍娛樂圈成為一名歌手、留校工作或繼續深造。
“選擇學術道路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科學對人類的貢獻更大;二是音樂這條路異常崎嶇,能否抵達巔峰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他選擇了科研,并赴新加坡繼續深造,之后又到美國哈佛大學求學,“在嘗試過很多事情后,作出的決定更為理性,也符合自己性格。”
他喜歡鋼琴和吉他,曲風則偏愛流行和中國風。在工作之余,郭國驥會去擺弄吉他,彈一彈、唱一唱,“既是一種放松,也是滿足自己的心頭好”。
“音樂會給我的工作帶來一定幫助,為我提供創新的靈感。”郭國驥說。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2014年,31歲的郭國驥走上了浙江大學的講臺,一入職便獲得了正教授資格。
“剛進浙江大學時,中國的單細胞系統生物學研究水平在國際上并不是很出色。特別是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領域,國內尚屬空白。”郭國驥介紹,以往生命細胞分析是群體分析,并不能精準剖析每個細胞。如今通過分析單個細胞,能對每個細胞進行表述。
郭國驥的團隊自主開發了一套完全國產化的icrowell-seq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平臺,對來自小白鼠近50種器官組織的40余萬個細胞進行了系統性地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世界第一張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其重要性在郭國驥看來就如同第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這張圖譜將哺乳動物的細胞種類都列舉出來,對發現細胞命運決定的根本機制非常重要。”
“我覺得,未來十到二十年生物醫學的爆發期快要來了。”郭國驥期待團隊繪制出屬于華人自己的細胞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