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愛傳統文化的00后 已與龍舟頭接觸十余年
處暑前夕的傍晚,東莞突然下了一場暴雨。雨后地面潮濕,空氣卻變得清新。黃智冬說,這樣的雨后,心情舒暢,最適合做龍舟頭模型。
昨日,記者來到東莞萬江,“家訪”了這位16歲的同學,見到了他從小到大的龍舟頭模型作品。記者在黃智冬家中發現,這位黃同學是個不折不扣的傳統文化的“發燒友”,家中藏有各式各樣的龍舟頭、麒麟頭等模型,儼然一間小型傳統文化展覽館。
黃智冬告訴記者,自己從記事起就喜愛龍舟,幼兒園起開始畫龍舟,五年級時開始做龍舟,至今已與龍舟頭“交往”十幾個年頭。
小學開始制作龍舟頭
就在前不久的望牛墩七夕節供案展覽上,一個被稱為“最潮”的供案上既看不到傳統的牛郎織女,也看不到鄉村中的圍水田埂,反而有著高鐵、高樓大廈、綠色環保等現代化元素,讓人頗感新意,原來這臺供案出自兩名年輕人之手,其中一個就是00后少年黃智冬。
這位年僅16歲的少年黃智冬,是個名副其實的傳統文化愛好者,同齡人在玩“吃雞”游戲時,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制作小龍舟頭、麒麟頭等傳統手藝上,“我只要做起龍舟頭來,手機就扔在一旁,常常一低頭,一下午就過去了。”
昨日,記者來到黃智冬家中,面對大大小小的手工作品,他如數家珍,“這個還是小學做的龍舟頭,又小又簡單。這個是近期做的,因為每條村的龍舟頭都不盡相同,故參照了村里廟宇中的神像配色。這個麒麟頭是我年初開始做的,剛剛完工……”
記者看到,黃智冬手下的這些龍舟頭和麒麟頭,從形態到配色都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很難相信這些都出自一個沒有過美術基礎的人之手。“從形成思路,到確定圖紙,再將圖紙印在木頭上、開毛坯、粗雕、細雕、打磨、打底漆、上色……每一只小龍舟頭的誕生都要經過數十個步驟。”黃智冬說道。
受父親喜歡龍舟影響迷上做龍舟
在黃智冬的家里,收藏著他從小到大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時候喜歡上了龍舟?對此,黃智冬說,因為很小就跟著父親看龍舟,也不記得自己是什么時候開始癡迷的。“從小就喜歡觀察不同的龍舟頭,看它的樣式、顏色和神態。”黃智冬說,這份癡迷并沒有隨著年齡增長日漸淡去,反之,隨著自己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他開始著手畫龍頭。黃智冬告訴記者,自己從幼兒園期間開始畫龍頭,直到五年級的暑假某天,他看到一塊木頭邊角料,突然想為什么自己不雕一個龍舟頭的模型呢?就這樣,一塊邊角料,一把美工刀,黃智冬開始探索自己的“龍頭”之路。
“雨天后做龍頭最舒服。”黃智冬說,自己非常享受一個人在家做龍頭的時光。平日里,他的父母經營一家汽車美容公司,白天幾乎都不在家。這也使得獨生子的黃智冬擁有了大把一個人的時間。“我不是很愛出去玩,在家里,一塊木頭,一把線據,一晃眼父母便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而我手上的龍頭也慢慢有了模樣。”
對于兒子喜歡做龍舟頭,黃智冬的父母也很支持。黃智冬說,父親有時會幫他找一些木料,而母親即使在他不小心被刀劃到時,也強忍著心疼,支持兒子繼續制作。“去年雕龍臉的時候沒拿穩龍頭,刀扎進手里,去醫院縫了4針,老媽心疼得不行。”
訂單紛至沓來
收入繼續買手工藝品
2015年,年僅13歲的黃智冬挖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來自廣州的龍舟愛好者在微信上看到了他的作品,執意要訂購幾件來收藏。黃智冬回憶起當年的作品,面帶羞澀地表示當時自己的手工還是比較粗糙,但那位朋友很是信任,先后訂購了4個迷你龍頭。黃智冬說,那4個迷你龍頭他全神貫注地做了整整兩周,寄給客戶后便收到了200元酬金。
“200元買不了什么,但讓我堅定了深入摸索、改良工藝的想法。”黃智冬說,此后,他更加積極地探索龍頭模型,從圖紙、做工、材料一一改良,制作出的作品也越來越生動。“現在的畫圖更成熟,做工也因為積累較多更為精細,就連材料,也在多次失敗中找到了最合適的一種。”談及制作小龍頭,黃智冬稱,“以前使用的杉木太軟,稍微有些偏差就報廢了,現在用樟木,有時候還能補救。”
今年暑假,黃智冬收到了10多個訂單,這些客戶來自東莞、廣州等地。“我從沒做過推廣,但龍舟愛好者們有一個微信群,經常有人在看見我做的手工后都表示要收一個。他們有的是擺在家里做裝飾,有一些則是做汽車擺件。”黃智冬說,暑假期間,基本上兩天能做出一個小龍頭,每天工作時間在7小時左右。
暑假制作的小龍頭,訂單價在300~400元不等,也就是說這兩個月里,黃智冬可以獲得3000多元收入。“除了留下自己的零花錢外,剩下的我會購買一些別人制作的手工藝品,學習他人技藝。”
黃智冬拿出了自己購于石龍的東莞特色麒麟頭。“買這個麒麟頭花了2000塊,除這個之外,我也會買一些別人做的小龍頭來學習。”
記者發現,黃智冬的“朋友圈”年齡跨度著實不小,從身邊的同學,到五六十歲的龍舟愛好者,甚至東莞資深造船人霍沃培也是他的好朋友。霍沃培家中五代均以造船為生。年逾花甲的他一生造了幾百條龍舟,修過數不清的渡船。“有時候我有問題會請教他。”黃智冬說,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加上自己經常去霍師傅的船廠玩,雖然兩人年齡相差近兩代人,但也成為了老朋友。(記者 龍成柳 記者 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