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迎來2018級新生 “00后”成新生主力軍
昨天,清華大學吹響高校開學“號角”,來自各地的3800余名新生來到清華園報到,開啟四年的大學生涯。今年,清華迎來2784名“00后”新生,占新生比例3/4,正式成為新生主力。
今年內地新生中,理工類考生占77.3%,文史類占8.4%,藝術類占6.9%,來自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7.4%;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占17.9%,少數民族考生占11.1%;男女比略超2:1,但藝術類男女比達1:5,為整體比例均衡做出巨大貢獻。
數理大類“最受歡迎”
今年清華仍推行大類招生,統計數據顯示,計算機類,經濟、金融與管理類、文理通識類和電子信息類等學生志愿分布合理,志愿滿足率達近幾年新高,第一志愿滿足率約80%,前三志愿滿足率超90%。
其中,數理類吸引到469名新生,居十六個大類之首。
澳門培正中學陳嘉怡同學就選擇了數理大類。她通過“澳門保送生計劃”獲得錄取資格。“內地教育越來越好,科研基金雄厚,發展空間大。很多是在澳門見識不到的。我提前參加了骨干訓練營,認識了很多有趣有才華的同學。來清華這幾天經常感覺‘原來還可以這樣’,在這里可以把心塞得滿滿的。”陳嘉怡說。
丘成桐數學班首次招生
為讓具有數學天賦的青少年學生盡早進入數學研究領域實現因材施教,今年清華開設了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首次招生15人,其中9人是高二“數學小天才”。
想進入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可不簡單。根據招生簡章,會先對學生數學天賦、綜合素養等進行全面考察再擇優認定,選拔程序包括初審、測試、認定和確認四個環節。入圍學生仍需參加高考。
今年4月初,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二學生楊岱融獲得了丘成桐數學英才班的認定資格,后破格參加高考,順利進入清華大學。
自強計劃人數創新高
今年,清華通過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共錄取355人,其中170人通過自強計劃獲30分至60分加分認定,最終90人圓夢清華,比去年增加11人,創歷年新高;國家專項計劃中,共266人入讀清華。
助學方面,據學生部副部長王前介紹,今年已是第21年開設“綠色通道”,每年約300名同學辦理臨時借款繳費注冊,總額超200萬元。截至2017年,共5521名學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臨時借款繳費注冊,投入資金3469萬余元。
此外,截至8月22日,學校已為來自新疆、云南等地50名新生寄送了13余萬元交通費用和生活費,人均超2600元。
■ 現場
3D“二校門”成合影網紅
昨天早上8時許,清華園便開始響起了行李箱拖動的聲音,一輛輛接站大巴載著新生和家長陸續返回學校。因清華園太大,清華西門還停靠著幾輛校園交通車為新生和家長提供擺渡服務。
清華園內,隨處可見與錄取通知書合影留念的景象。今年的錄取通知書一亮相就成了“網紅”,通知書中夾帶了一張3D“二校門”,打開通知書“二校門”就會“躍然紙上”,初來乍到自然少不了和“網紅”合影。
在綜合體育館門口,各院系報到區的學長學姐們已早早準備好,等待“八字班”新生的到來。迎新自然少不了“吉祥物”,有的學長還穿起玩偶裝,時不時與新生互動一番。
綜合體育館內,不少新生聚集在“綠色通道”辦理臨時借款繳學費和住宿費。
安徽省碭山縣的闞開放通過“自強計劃”進入清華大學。闞開放父親在家務農,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常年臥床,21歲的姐姐在縣里工作。他告訴記者,昨天他拿到了“愛心信封”,里面裝了教材卡、自行車卡、游泳卡和超市卡等,儼然一個“愛心大禮包”。
不少新生都提前幾天到北京,和家人分享“入駐”清華的喜悅。寧夏的張文虎同學說,自己和爸媽提前來北京逛了兩天,“去了故宮、植物園、香山、頤和園,這兩天北京天氣很舒服。”
■ 對話
“學習之余鍛煉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畢業于清華附中的陳嘉雯,出生于2000年8月,被自動化與工業工程類錄取。陳嘉雯父母都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畢業生,媽媽還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老師。對于以新身份開始在并不陌生的清華園學習生活,陳嘉雯說,清華平臺很大、資源很廣,四年里想做的事很多。在學習之外要鍛煉自己的領導力、創新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新京報:對現在的專業是否滿意?
陳嘉雯:很滿意。
新京報:你心中的大學好老師是什么樣子?
陳嘉雯:我覺得媽媽就是一個好老師。她是清華自動化系的老師,學術也很好。但我絕對不會選她的課,主要是覺得尷尬。她之前帶的班是北京市優秀班集體,作為班主任,她會關心每一個同學,還帶全班同學來我家吃飯。我覺得好老師的標準就是,對學生有耐心,能為他們的未來做出指導。
新京報:現在有一種讀書無用論的觀點,你怎么看?
陳嘉雯:不認可。讀書可以讓人變深刻,對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另外還會讓人變廣闊,對社會有更廣泛的了解和認識。在做選擇的時候,有更多自主權。我覺得只有讀書,才能夠塑造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新京報:大學四年,最想做什么?
陳嘉雯:清華的平臺很大、資源很廣,想做的事特別多,比如支教、國外交換、社工……感覺大學四年都做不完。學習肯定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基礎上,想先嘗試做社工,然后是唱歌,參加音樂類的社團。
新京報:本科畢業后是就業還是繼續深造?今后就業會首選哪些行業和城市?
陳嘉雯:肯定會讀研究生。工作的話,我對北京挺有感情的,因為從小在北京長大,去上海也可以。我個人來說還是喜歡發達城市,但不會想出國。行業來說,我比較想創業,或者去一些年輕有活力的公司,其次是穩定的大公司。
新京報:希望從四年大學生活中收獲些什么?
陳嘉雯:大學就是為進入社會做預備,在學習之外,鍛煉自己的領導力、創新力等,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記者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