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貿易增長快 貿易伙伴多元化
一季度中國進出口平衡向好(銳財經)
4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2018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實現較快增長,進出口總值達6.75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9.4%。在國內外因素共同支撐下,一季度外貿還呈現進出口更趨平衡、貿易伙伴多元化發展等新變化。展望未來,雖然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壓力與挑戰有增無減,中國仍將采取主動開放舉措,讓中國市場向世界進一步開放、共享。
外貿實現較快增長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出口3.54萬億元,增長7.4%;進口3.21萬億元,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收窄21.8%。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中西部外貿增速高于全國整體。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推動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黃頌平分析了我國外貿較快增長的幾方面原因。
從外部來看,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際貿易增速明顯。今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均上調對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值。世界貿易組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球70個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合計出口值同比增速超過2位數,為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從內部來看,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均延續擴張態勢,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帶動我國進口需求增加,原油、天然氣、銅以及消費品等商品進口呈現增長的態勢。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外貿發展內生動力增強等,也是一季度外貿保持較快增長的重要原因。
此外,“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新興市場開拓有力。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增長12.9%,高出我國進出口增速3.5個百分點。同期,我國與拉美國家進出口增長14%,與非洲國家進出口增長12.4%。
進出口更趨平衡
整體來看,一季度,我國外貿還呈現不少新變化,反映中國市場向世界的進一步開放、共享。
較為顯眼的是進出口更趨平衡的趨勢。一季度,我國進口增速快于出口4.3個百分點,貿易順差收窄21.8%。同時,中國市場主體的表現更加活躍。例如,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4.5%,對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最高,達到56.5%。其他各類型企業進出口也實現增長,市場主體參與外貿發展的動力更趨強勁。
此外,進出口產品結構更為優化,部分附加值較高的機電產品和裝備制造產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勢。例如,出口方面,汽車增長10.9%,醫療儀器及器械增長8.4%,國際競爭新優勢逐漸顯現;進口方面,部分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優質消費品進口較快增長,其中集成電路增長28.7%,數控機床進口增長47.4%,水海產品增長32.2%。
綜合來看,當前促進我國外貿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少。不過,黃頌平也指出,當前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包括國際環境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全球制造業競爭程度上升等,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走勢壓力和挑戰有增無減。“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將在擴大開放方面采取多項舉措。綜合判斷,預計我國外貿進出口仍將保持增長。”黃頌平說。
主動開放還將擴大
實質上,正是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推動了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
1978年到201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206.4億美元提高到4.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4.5%,占全球進出口比重從0.77%提升到10%左右,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躍升至第1位。自2009年起,我國已連續9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地位。
“40年來,我國貿易伙伴更趨多元,市場主體更加活躍,動力轉換和結構調整也在加快,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的步伐更加堅定。”黃頌平說,改革開放推升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中國制造”給全球消費者帶來了諸多實惠,“中國市場”為全球經濟發展創造了巨大空間,“中國奇跡”向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
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又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改革開放重要舉措。例如,在主動擴大進口方面,今年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等。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主動開放市場,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黃頌平說,“相信未來我國對外貿易的開放程度將不斷加大,貿易協調、可持續發展前景可期。”(記者 李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