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有之”的椰子飲品行業,近幾年開始“扶搖直上”。各大現制飲品品牌里,“含椰量”紛紛上升,生椰拿鐵、楊枝甘露、椰椰芒芒等爆款頻出。進出口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進口青椰已經達到107萬噸,大約是十年前的6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8月16日至18日舉辦的2023成都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展覽會上,一眾參展的食品與飲料中,椰子也成了現場最火爆的元素之一,除了以本色示人的椰子水和椰乳,與茶飲、咖啡、冰淇淋等結合的新鮮形式和創新口味吸引了許多經銷商洽談合作。
“椰子熱能持續幾年確實讓人驚訝,但也在意料之中。”“椰號”品牌展位展商表示,這背后是植物基概念的大火和飲用場景的擴大。植物蛋白飲品賽道雖競爭激烈,但“目前市場總份額只有200億元~300億元,還遠遠沒有達到碳酸飲料的份額,因此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這個空間之中,“行業競爭不是壞事,群策群力才能把蛋糕做大。”
?“椰子家族”持續擴容 “市場還遠沒達到飽和”
近兩年,“椰子家族”持續擴容,除了在咖啡和茶飲品牌涌現中的新品,椰汁、椰子水等包裝產品也不斷上新。據媒體報道,截至今年6月,天眼查上涉及“椰子、椰奶或椰乳”的企業超6500家,不少新興品牌也獲得不同輪次的投資。
各個品牌紛紛比“椰”,看似暗流涌動,但一些商家相信這會帶來益處。“每一個品牌的每一次廣告,其實都是在做市場教育,讓椰子產品的形象深入人心。” “椰號”品牌展商認為,消費者對椰子純天然、植物基屬性的足夠認知,為它的普及帶來了先決條件。“從幾十年前起,有品牌打出 ‘0香精、色素和防腐劑’標語起,消費者逐漸對椰子形成了健康、好喝的印象,為當下的椰子熱埋下了伏筆。”他認為,各品牌對椰子的持續營銷會擴大消費群體基數,讓“蛋糕”做得更大,“市場還遠沒達到飽和,這一階段,擴大市場規模是行業的共同目標。”
“不怕卷”的椰子企業,多半掌握著供應鏈的優勢。《2020-2025年中國椰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椰果需求量每年高達26億個,而海南省每年的椰果產量僅約為2.5億個。目前,國內的椰子需要從泰國、越南、印尼等國家進口。在這種背景下,穩定的供應鏈便成為一大籌碼,意味著穩定的產量和品質。“椰子的產量在全球都是相對穩定的,因此有一定的稀缺性,不會出現由于新品牌大量涌入導致利潤過低。”品牌展商表示。
?與茶飲、咖啡花式結合 “黃金配角”打開爆款大門
椰汁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各大商超,成為逢年過節家庭餐桌的常備。而近幾年來真正引爆“椰子熱”的,或許是它作為“黃金配角”的能力——通過搭配各種飲品,與其他元素在碰撞中產生新意。
“瑞幸在兩年前推出生椰拿鐵,目前銷售量已經超過3億杯,可以說是打開了椰子飲品成為爆款的大門。”“晨非”品牌展位的展商表示,以椰汁為代表的植物基飲料市場的崛起離不開飲用場景的擴大,尤其與咖啡、茶飲的有機結合,讓植物基飲料的銷售實現了飛躍。“椰乳、燕麥奶等能與茶飲咖啡相融,口感清甜滑潤,不會喧賓奪主,這為飲品創新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該展商表示,根據銷售數據,椰基飲品仍是最受歡迎的植物基種類,燕麥奶、巴旦木奶的銷量也很可觀。通過與現制飲品混搭,這些植物基飲料跟隨著奶茶店、咖啡館的開店腳步,完成了市場的多重滲透。不過,當前植物基飲料市場上的種類其實并不算多,創新也成為了植物基飲料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創新不僅僅指找到更好的口感,還要充分考慮客戶的精準需求,例如無糖、高鈣、補充維生素等。
近年來,個性化營養已逐漸成為食品與飲料行業的趨勢,植物基食品成為一個充滿潛力的領域。據《2022年~2028年全球植物性飲料市場規模、份額和行業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到2028年,全球植物性飲料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88億美元,在預測期內以11.2%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椰號”品牌的展商觀察到,目前椰乳已經過了爆發期,進入平穩期,屬于存量競爭時代,企業需要另尋出路。“椰乳只是我們選定的一塊敲門磚,因為椰乳的受眾較多,最容易撬開市場、建立渠道。我們的目標是開拓更多植物基飲品。”他說,當穩定的渠道建立完成后,其他產品的推廣會更加水到渠成,或將接力“椰風”,站上新的消費前沿。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張芷旖 攝影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