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內容似乎帶著侵權的“原罪”而來,稍有不慎,創作者便被卷入版權糾紛的漩渦。
作為內容創作軟件的王牌供應商,Adobe給出了自己的解決之道——為創作者兜底。
Adobe近期宣布,當用戶使用其提供的AI圖像生成工具Adobe Firefly時,如果因為使用AI生成的圖片引發版權糾紛,Adobe將支付與其相關的任何版權索賠。
(資料圖)
Firefly(螢火蟲)是Adobe在正式宣布進軍生成式人工智能后上線的首個AI工具,可以通過文字提示來創建和轉換音頻、視頻、插圖和3D模型。該產品由Adobe與英偉達聯合推出,已經覆蓋了Adobe的生態系統,包括Premiere Pro、Illustrator、After Effects和Photoshop等應用程序。
無獨有偶,商業圖庫網站Shutterstock也表示,一旦出現因為AI圖片而導致的糾紛,平臺將為用戶給予全額補償。該平臺最近推出了AI設計助手功能以及文本轉化圖像技術,可將輸入的提示詞轉換為視覺效果圖。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自動駕駛的權責歸屬問題。奔馳為全球第一家將L3級自動駕駛進行商用的車廠,為落地L3級自動駕駛,奔馳承諾,如在使用Drive Pilot系統時車輛發生事故,奔馳將擔負全責。
不過,與奔馳全責賠償設定限定條件類似,Adobe和Shutterstock也給出了兜底前提,前者要求客戶在條款和條件范圍內使用產品,后者同樣表示,用戶需要正確使用AI生成圖片,并滿足平臺的協議要求。
這兩家公司早已跑通付費模式,對它們而言,為用戶支付索賠絕不是件虧本的買賣。
一方面,以Adobe為例,其試圖從源頭上斬斷可能存在的版權糾紛,其AI產品的訓練數據主要來自Adobe自有圖庫和公共領域,可被安全商用。
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其產品是其最終目的。
目前,Adobe Firefly和Shutterstock AI設計助手均處于測試階段,獲得測試資格的用戶可以免費使用,還沒有關于完整版定價的信息。
但AI產品付費通道的開啟只是時間問題。兩者在賠償條款中特意提到了企業客戶,其中Adobe表示,“盡管法院尚未就AIGC內容引發的版權問題做出明確規定,但無論法院如何裁決,我們都必須保證(企業客戶的)安全,Adobe將保護其免受有關Firefly生成內容產生的第三方知識產權索賠。”
Adobe最新公布的第二財季業績顯示,公司在截至6月2日的三個月內的營收不僅創下了歷史新高,還超出華爾街預期,尤其令市場振奮的是,Adobe上調了全年營收與利潤指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