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網訊 1981年出生的王海燕法官,是南陽市兩級法院的“名人”,因他有著20年黨齡,15年審判經驗,去年個人在茶庵法庭審結案件701件,位居全市法院基層法庭辦案數之首,且服判息訴高達94.38%。
濃眉大眼上戴著一副極厚的眼鏡,中等個頭,手里總是拎個鼓鼓的破舊公文包,一雙灰蒙蒙的黑皮鞋與制服灰搭配起來一點兒也不顯眼。
王海燕從事審判工作便在農村法庭,與家長里短的老百姓打交道。在官莊法庭擔任庭長的十年間,他不僅與群眾打成一片,還勤于總結審判經驗,提出“五四三工作法”,這個“五貼近”“四角色”“三調解”是從辦理的2600余起案件中得來的。擔任茶庵法庭庭長幾年來,他經手的案件數從500余件逐年攀升至700余件,為保證公平,讓群眾有求必應,他經常吃住在法庭,加班加點研究案件,讓每一起糾紛調得滿意、判得服氣。經常伏案工作,眼鏡片的厚度也逐年增加。
他經常提著的深藍色尼龍公文包,總是鼓鼓的,提手處皺巴巴的。在一次走訪某案件未成年被告監護人時,同行的高廟鎮黨委副書記袁永強不忍地說:“王庭長,你這包都撐破了,我那還有一個新的你用吧。”王海燕婉言謝絕的同時,卻從包里掏出一本新發不久卻被翻得破爛不堪的《人民法庭實用手冊》和一沓厚厚的文書說:“包是爛了點,但這里面是我的老師和百姓的期盼,高大上得很!”他艱苦樸素的作風、把群眾裝在心里的職業素養,讓同行幾人刮目相看。還有一次,一名遠在新疆的當事人為感謝王海燕高效調解,免去奔波訴累,特地寄了一箱蘋果,他原封不動地又自費寄了回去,目睹的法庭同志們卻為自己的“傻庭長”紛紛豎起大拇指。
法院著裝要求穿黑皮鞋,而他的鞋子總是灰蒙蒙的,經常被法庭同志調侃為“灰皮鞋”。王海燕有一句口頭禪:“寧可加班加點,多跑幾趟腿,決不能讓群眾失望。”為確保案件質量和效率,他所辦理的案件調解居多,立案庭分到法庭的案件,經過法庭再次繁簡分流后,庭前調解工作量巨大,他和全庭同志通力配合,因為一起案件跑三四趟展開調解是家常便飯。但他不厭其煩,常常穿梭在村間小路和集市街頭,黑皮鞋擦了又擦,“灰皮鞋”卻像胸前的法徽一樣緊隨其身。
王海燕的家屬是一名護士,錯不開時間帶孩子時,他便常常在節假日帶著小閨女到法庭加班,法庭小院里充滿著孩子的童年記憶。因岳父生病每月得去醫院治療一周,他加完班的身影總是如約出現在病房值起“夜班”。(薛小磊 杜明/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