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碳達峰碳中和,和保護生態環境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上游新聞記者今(16)日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在距離我國作出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即將到來之際,重慶也交出了“成績單”——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等工作協同推進。除完善能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外,全市還著力培育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倡導市民節約用電也取得顯著成效。
將節能減碳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相結合,重慶經驗曾被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簡報公開推介。引入單位能耗產出效益評價機制,推動全市單位GDP能耗降至噸標準煤/萬元,近三年以年均%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5%的經濟增長。
全市著力培育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有序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工程,持續推動傳統產業低碳化、清潔化、循環化改造。同時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協同轉型,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建設144個智能工廠、958個數字車間。
重慶同時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積極推動“綠電”入渝,深化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央地合作,開工建設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推動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等20個川渝共建能源項目,“十四五”以來綠電入渝電量超700億千瓦時。
不斷加快城市建設綠色低碳轉型,重慶已累計建成節能建筑約億m2。大力推動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30萬輛,新能源公交車總量達10000輛左右。
“雙碳”工作持續開展也需要有技術和資金作為支撐保障。據了解,重慶已開展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組建碳捕集與利用等技術創新中心。充分發揮促進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市場機制等作用,“十四五”以來共計減免綠色稅收118億元,綠色貸款余額達億元,碳市場累計交易碳配額萬噸、億元。
在重慶三年“雙碳”工作成績單中,積極引導全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理念,無疑是其中亮眼的一筆。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其實都和“低碳、環保”有著密切聯系。重慶已成功創建節約型機關2403家、綠色社區1605個,入選首批國家綠色出行城市。一體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中心城區入選全國“無廢城市”試點,深入實施塑料污染防治行動,深化“吃得文明”、踐行“光盤行動”,累計創建39家綠色商場、40家綠色飯店。大力倡導全社會節約用電,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萬戶選擇執行居民分時電價。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將堅定不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瞄準既定目標,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打好堅實基礎。
(文章來源:上游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