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7月3日
(資料圖片)
地點:復旦中山廈門醫院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肝外科執行主任丁振斌(右)帶領團隊為患者手術。(醫院 供圖)
因患肝癌,李老伯六年間已兩度“開大刀”,每次臥床好些天才能下地活動。今年,他肝癌復發,又一次躺上了手術臺。不過,這次,醫生在他肚皮上打了4個小孔洞就成功摘瘤。
兩度“開大刀” 今年又復發
李老伯患乙肝多年。2013年,他體檢時查出肝癌,做了開放手術,刀口長約30厘米。術后,他傷口疼得厲害,躺了快一個星期才下地。出院回到家中,他每次看到身體上長長的刀疤,都覺得觸目驚心。
2019年,李老伯的肝臟又長出腫瘤。這次仍然是“開大刀”,六年前的磨難,他重新經歷了一遍。術后,他在病床上躺足3天下地,住滿10天才出院。
兩次手術,創傷大、住院時間長,李老伯的兒子為照顧父親,只能請長假陪護,家里、醫院兩頭跑,很是辛苦。
畏懼開刀 輾轉尋求微創手術
2022年底,李老伯第三次查出肝癌。想起前兩次的手術經歷,他有點害怕,于是四處打聽,希望能夠做微創手術。
微創外科是21世紀外科發展的趨勢,然而肝臟外科微創手術發展相對較緩慢。因為肝臟血供豐富,肝臟腫瘤常伴有肝硬化、門脈高壓、凝血功能差等問題,術中易出血、難止血,微創手術一旦出血多,止血難度更大。近兩年,隨著一些器械的開發應用,術中止血難題迎刃而解,肝腫瘤微創手術開展越來越廣泛。
李老伯兩次開放手術后腹腔黏連嚴重,原解剖結構改變,充滿繁雜“歧路”,在這種情況下實施腹腔鏡微創手術難度更大。他輾轉多家醫院,仍被告知要“開大刀”。最后,他抱著一絲希望來到復旦中山廈門醫院。醫生為其制定了詳盡的治療方案,先介入治療,待腫瘤縮小后,再做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今年5月23日,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肝外科執行主任丁振斌帶領團隊為其手術,量身定制手術入路,精細分離嚴重黏連的組織,最終完整切除病灶。
只打4個小孔洞 術后第1天就下地
此次手術只在肚子上打了2個0.5厘米、2個1.2厘米的孔洞,和開放手術相比,術后疼痛明顯減輕,李老伯術后第1天就下地,5天后順利出院。
“不像以前那么難受,恢復得比較快。”李老伯說,因為疼痛輕、住院時間短,兒子照顧他也不用請長假了,沒怎么耽誤工作。
7月3日,李老伯回醫院做了后續的介入治療。目前順利恢復中。
【醫生手記】
乙肝患者盡量不飲酒不熬夜
●丁振斌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肝外科執行主任
80%-90%的肝癌患者經歷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肝癌與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感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50%-80%的肝癌因持續的乙肝病毒感染所致,25%因持續的丙肝病毒感染所致。乙肝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慢性乙肝可以通過長期抗病毒治療控制,丙肝通過短期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治愈。
患乙肝的人群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盡量不飲酒,平時不熬夜,遠離高熱量食品并定期鍛煉。需要注意的是,常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患肝癌的機會將增加5倍以上。黃曲霉毒素多存在于儲存較久的花生、糧油和谷物中。同時,建議乙肝人群每6個月進行1次超聲檢查,若發現病變及時干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