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根據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轉型和業務調整,長安福特宣布,正式接手福特電馬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業務。
同時,長安福特還公布了業務轉換后的第一項重要舉措,為現有所有福特電馬車主全面升級高通第三代驍龍座艙平臺(“8155”芯片),以提升整車系統的響應速度和智能化水平。
(相關資料圖)
其實早在今年5月初,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到訪中國時就曾表示:中國市場很重要,但企業需要專注于能夠產生最高投資回報的行業。同時,其還表示,“我們不會試圖為所有人服務,在中國,業務將會投資更低、更精簡、更專注。”
在結束中國之旅后,就有外媒報道,吉姆·法利準備調整在中國市場的戰略。而時隔兩個多月之后,福特對中國區市場的戰略調整如期而至。
換裝芯片,接入長安福特渠道此番對電馬的業務運營整合,意味著福特電馬將取消原有的獨立直營,正式加入長安福特的產品陣營和銷售渠道體系之中。由此也帶來了一個最為直觀的好處,那便是渠道優勢。
根據官方公告顯示,長安福特首批授權近300家經銷商銷售福特電馬,將有效覆蓋全國70個新能源重點城市的核心市場,服務網點數量比原來擴充了近三倍,讓福特電馬車主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就近選擇方便的經銷商獲得服務。
也就是說,電馬車主在全國呼叫救援響應更快,維修保養可以到離家更近的網點,而且大家不需要擠到一處去維保,可以享受更高質量的服務。
同時,面對智能化角逐日漸火熱的國內市場,長安福特接手電馬后的第一舉措便是為現有福特電馬車主免費升級高通第三代驍龍座艙平臺(“8155”芯片)的承諾。芯片升級后,車機運行速度將實現翻倍,車主會得到更智能、更流暢的用車體驗。
其實,這番“操作”在汽車圈也是早有先例,極氪此前為老車主無償更換搭載8155芯片的車機系統,不僅解決了此前車機故障、卡頓等問題,更是一度“圈粉無數”廣受好評。
如此看來,相比于福特全球電動戰略來說,儼然還是長安福特更懂國人的喜好。
圖片來源:官方聲明截圖
眾所周知,雖然福特電馬是由長安福特制造,但銷售渠道一直采用的直營策略,有專屬的電動車銷售網絡——Ford Select。此舉不僅容易造成資源浪費,而且也不利于福特電馬借助更密集的渠道,提高中國市場認知度和曝光度。
雖不敢說,福特電馬加入長安福特陣容后會一鳴驚人,但從長安福特首條舉措,以及布局完善的經銷商體系和售后服務,無疑是更為切合中國市場的一套“打法”。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部分長安福特經銷商設置了福特電馬的專屬展區,并開始了電馬Mach-E的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電馬車主原有的服務包、道路救援、保修等相關權益將保持不變。同時,長安福特還為福特電馬車主提供符合長安福特標準的四項服務,以此次芯片升級為例,福特電馬用戶可以享受到本地車主免費上門取送車,異地車主上門服務,充電+洗車一系列完整的服務體驗,足不出戶完成換芯升級。
同時在售后維修方面,長安福特也將為福特電馬用戶提供正品零件和認證技師、24小時熱線、365天道路救援,足不出戶完成愛車維修保養等服務。
電馬并入長安福特,不僅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得到免費的硬件升級和更好的服務,從主機廠的角度出發,更是一次電動車運營機制的重大調整,也是福特尋找破局電動化的一次嘗試。
長安福特能“救”電馬嗎?簡單回顧一下福特電馬的發展歷程,2021年4月,由長安福特生產的Mustang Mach-E正式在國內上市,隨后福特中國在2022年宣布通過福特電馬赫科技來獨立運作中國的電動車業務。
官方稱,電馬赫科技是中國市場首個由外資汽車品牌成立的,專注于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和運營的獨立實體,也是Ford Model e業務單元在中國的戰略延伸與關鍵布局。福特電馬赫科技也充分學習了特斯拉和中國車企們的策略,在中國市場開始建立獨立渠道,采用直銷模式。
盡管在外界看來,電馬的獨立和首款車型Mustang Mach-E(福特電馬)的推出是其在華電動化戰略加速的征兆。但在中國市場的慘痛現狀,卻給福特中國潑了一盆大大的冷水。
2022年,Mach-E累計在華銷量僅為4860輛,連主流新勢力品牌的月銷量都達不到,更遑論叫板“老鄉”特斯拉了。通過這兩年來的運營和營銷結果來看,福特電馬無論是市場聲量還是實際銷量,都無法達到福特的預期。
其實在此之前便有傳言,福特電馬在中國的業務團隊將會被整合回福特中國,福特電馬赫公司也將會被注銷。
彼時,福特中國還對此消息作出回應,表示沒有任何計劃終止福特電馬赫公司的業務運營。福特中國還表示,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加速在中國的電氣化轉型。
而今官方聲明一出,電馬赫雖未結束運營,地位亦是岌岌可危。
對于福特來說,電馬作為其電動化的主力產品,自然被抱以厚望。單論其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來說其實并不差,在去年美國的電動車銷量排名中,福特以 7.6% 的市場份額占比位列第二,僅次于特斯拉,而其主銷車型便是 Mach-E。這款車還在2022年力壓特斯拉,被美國消費文化權威雜志《Consumer Reports》評選為 2022 年度最受歡迎電動車型。
然而,來到了中國市場,福特電馬卻呈現出“水土不服”的態勢。誠然福特電馬的前身,福特野馬在國內市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轉型新能源后,一款幾乎原封不動搬過來的Mach-E,在各種“神仙打架”的國內新能源市場,甚至連點浪花都沒濺起來。
而在營銷傳播上,福特電馬也依然是聚焦于動力性能、操控等傳統燃油車的指標,這種玩法也很難打動新時代的消費人群。根據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2023年1-5月,福特電馬銷量分別為1050輛、84輛、283輛、332輛、249輛,累計銷量僅為1998輛。
而且這還是在福特電馬,先后做出了兩次大幅降價后的結果。
今年以來,各大傳統造車巨頭紛紛打出了“立足中國”“迎合中國市場而來”等口號,推出了各自的“本土化”電動戰略。在這一點上,剛剛來訪中國的吉姆 · 法利亦是深諳此道,并且迅速付諸了實踐。
既然“效仿”特斯拉的運營模式不成,不如將電馬的業務運營轉到長安福特渠道,一方面能夠借勢長安福特現有的網絡布局優勢,提升銷售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借助長安福特對中國市場的了解,進行本土化的戰略調整,這對于電馬未來的銷售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而此舉對于長安福特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在福特電馬回歸長安福特渠道后,其終于真正意義上有了第一款純電動車型,完成了產品架構空白的填補。
雖然從時間點上來看有所落后,但至少此番業務調整也為長安福特在中國市場的電氣化轉型提供了“翻身”的契機。畢竟只靠一款混動銳界L“充當門面”,在國內的新能源車市場屬實難以立足。但長安福特能否救水火之中的福特電馬,還難說。
(本文首發App,作者|常笑,編輯|張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