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牛!官渡區這一案例何以入選全國2023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答案來了
據悉,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的征集活動自2012年起已成功舉辦11屆,征集并推薦了全國一大批富有特色并經實踐檢驗的鮮活案例。在2023年的案例申報工作中,官渡區委社工委高度重視,認真謀劃,組織全區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申報工作,全區共上報案例50余個,經過專家綜合測評,官渡區“群策群力共建美麗和諧院壩”典型案例成功從全國850個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2023創新社會治理推薦案例”。在《官渡區群策群力共建美麗和諧院壩》案例中,官渡區關上街道石虎關社區黨委立足轄區關嶺路“89號院”之前無人管、臟亂差的情況,以突出社區黨組織政治功能為根本,緊扣官渡區“一核多維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模式,在89號院的居民共同努力下成立小區管理委員會,構建“黨支部+管委會+樓棟長+小區居民”協商議事平臺,通過提議、商議、評議、審議、決議“五步議事法”的實施,開展89號院部隊小區綜合治理,使89號院舊貌換新顏,并成功創建為昆明市百佳示范小區和官渡區平安小區,完成“民生小實事”項目及市級“最美庭院”“最美樓道”和“最美陽臺”示范創建。該案例通過“歸位、放權、賦能”,有效地將社區黨組織歸位到組織者、引領者、支持者的角色,實現小區居民“自治自管”有保障、有實踐、有成效,為全市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安其居、暢其行、樂其業……近年來,官渡區基層社會治理催生新氣象,秩序與活力并行不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讓我們走近89號院,解讀背后密碼。
關上街道石虎關社區關嶺路“89號院”占地面積約11畝,小區共有住宅樓2棟5個單元60戶,常住人口近200人,均為原部隊轉業、退休干部,大部分年齡在65歲以上,小區內照明不足、排水不暢、治安形勢復雜等情況突出,幾乎集齊了老舊小區所有典型“病癥”,針對以上情況,社區黨委緊扣官渡區“一核多維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模式,在“89號院”充分利用院內空間資源,成立小區管理委員會,開展小區綜合治理,構建“黨支部+管委會+樓棟長+小區居民”協商議事平臺,通過提議、商議、評議、審議、決議“五步議事法”,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區,實現小區居民“自治自管”有保障、有實踐、有成效,使“89號院”舊貌換新顏,并成功創建昆明市百佳示范小區和官渡區平安小區,獲評市級“最美庭院”“最美樓道”和“最美陽臺”。“居民議事廳”圍繞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志愿服務、環境整治等方面,引導黨員、群眾提出意見和建議,共梳理居民需求和問題清單8項,按照居民的需求程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排列解決問題的優先級,通過對關鍵人物訪談、焦點小組訪談、隨即走訪訪談,最終確定小區停車場兩側花壇建設和打造“最美樓道”為首期推進項目。89號院黨支部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在社區公示欄、小區宣傳欄等醒目位置,張貼小區組織體系、小區黨組織信息公示牌,切實讓黨員身份“亮”出來、工作職責“扛”起來、先鋒形象“樹”起來,為推進小區治理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居民共同討論確立《石虎關社區89號院“居民議事廳”民主協商操作指引》,總結出民主協商“九步”議事法,先后召開議事會就小區提升打造的內容、范圍和設計修改等事項進行討論,自籌資金完成小區改造,順利解決“停車場修建花壇”和“打造最美樓道”的問題,圍繞居民特點及院內特色,劃分“鄰里和睦樓道”“紅色先鋒樓道”“綠色花香樓道”等5個不同主題樓道,合理利用空間,開展文明和諧、崇德向善、家風家訓的主題宣傳。協商議事機制的建立圓滿回應了居民的訴求,將服務做到居民群眾的“心坎”上,形成社區內外資源雙循環的民主協商議事自治模式,進一步提升社區黨委、居民區黨組織的服務效能,助力打造和諧、友好、文明的社區可持續發展格局。
社區黨委發揮“火車頭”作用,聯動“大黨委”成員單位、社會組織、社工等資源,開展協商議事技巧及規范化協商議事流程等內容的培訓,以成效為導向,形成長效管理機制,讓協商議事結果得到“落地開花”。充分鏈接“大黨委”成員單位資源,在89號院內完成了電梯安裝、場地平整硬化、停車位調整設置、場院綠化美化、安防設施完備、消防器材完善、凈水設備添置等,實現小區舊貌換新顏。為積極參與建言獻策、勞動服務小區提升的19名黨員、樓棟長、熱心居民頒發“自治先鋒”“優秀樓棟長”及“熱心居民”榮譽證書,通過激勵機制的實施,既肯定了居民的參與價值,又進一步強化了居民的參與動力,激發自治內部活力,為構建“人人參與”的基層民主協商治理格局做出積極示范和有益推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