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7月7日電 題:貝里奇:足球“探險者”感知世界“零距離”
作者 張少宣
7月7日,中超上半程最后一場比賽,天津津門虎隊足球隊在主場1:1戰平南通支云,成為15輪聯賽中唯一保持不敗的隊伍。
(資料圖片)
第81分鐘被換下場的貝里奇在替補席上目睹著球隊最后時刻的絕平。“在中國,沒有一場比賽是好打的。今天的比賽我們半場壓制,但對手卻率先進球。之前雨戰申花,所有人更是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比賽的勝負往往就在一瞬之間,這便是足球的魅力。”
7月7日,貝里奇在中超天津津門虎對陣南通支云的比賽中發動進攻。 劉欣 攝貝里奇,本賽季截至目前“最神奇”進球的締造者,被球迷們昵稱為“貝合理”的斯洛文尼亞人,戲稱自己是“足球游俠”,最愛中國的足球氛圍,最享受則是每一次賽場上幾萬名球迷山呼海嘯的吶喊和歡呼聲。
6月4日,貝里奇在中超天津津門虎對陣武漢三鎮賽后,向球迷揮手致意。劉欣 攝“我很喜歡貝里奇,因為他傳球能力強,每次都能出現在恰到好處的位置。尤其是第14輪與上海申花的比賽中,那一記蝎子擺尾的進球,簡直可以去競爭‘普斯卡什獎’(國際足聯年度最佳進球獎),現在我叫他‘伊布拉希·貝里奇’。”體育場外,天津一中七年級學生赤木(網名)作為今日到場的48577名球迷之一,難掩激動之情。
貝里奇曾效力過法甲、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和奧地利聯賽等俱樂部。在他看來,中國球迷對于足球的熱愛,不輸世界任何國家。
“球迷的精神也是我們的信仰。”貝里奇如是說。
說起自己第14輪那次“神來之筆”,貝里奇說他只是在對的時間出現在了對的地點,以一種對的方式完成了進球。沒有過多的考慮,一氣呵成也是長期訓練后的意識使然。
“就像我每次在中場休息時對隊員所說的那樣,我們要像個男人一樣去踢球。貝里奇身體素質出色,球風硬朗,他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天津津門虎足球隊主教練于根偉說道。
賽后,貝里奇提到最多的詞就是“凝聚力”。在他看來無論是天津隊還是已經交過手的中超球隊,大家在賽場上都有著一股“拼勁兒”。“足球是一項集體運動,在中國,這種集體意識則更為凸顯。當場上11名隊員擰成一股繩時,11就變成了100。”
貝里奇在今年中超聯賽第二輪天津對陣浙江的比賽中,曾以一個梅開二度幫助球隊在新賽季取得首勝。而在隨后天津3:3戰平山東的最后時刻,因與賈克松發生肢體碰撞,導致鼻梁骨骨折。但僅僅休息了一輪比賽后,他便在天津客戰大連的比賽中復出登場。
5月14日,貝里奇在中超天津津門虎主場對陣河南隊的比賽中帶球突破。 劉欣 攝“天津隊的比賽從未一帆風順,貝里奇也經歷過困難時期,但他快速地融入了球隊,如今已成為隊中的進攻支點。”比賽結束后,整場都在用歌聲為球隊助威的天津球迷小正如是說。
“來到中國,我最大的體會就是這里的人民真的很愛足球。我看到孩子們在城市里踢球,看到公園的球場里人們自發組織的隊伍在打比賽。今年特別火熱的貴州村超我也看過他們的視頻,場面太震撼了。”貝里奇說起中國足球頭頭是道。
采訪中,當被問及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如何融入球隊時,貝里奇用“足球就是我們通用的語言,它讓世界‘零距離’”來作答。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成為彼此溝通的契機。
“謝謝、你好、傳球……一些簡單的中文我都能說上幾句,我們隊就像一個大家庭。”貝里奇說中國有著自己對于足球“極度狂熱”的理解,它熱情奔放卻又各地不同,每座城市里人們的表達方式各異,但對于足球的愛卻是一樣。
貝里奇的職業生涯曾經四處征戰,這也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各國不同的文化。貝里奇說,他最愛的是天津的海河夜景。“我喜歡中國,也去過幾座城市,這個國家總讓我感到有無限的可能性,就算待的時間再長,依舊充滿驚喜。”(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