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2023年全國“安全宣傳咨詢日”主場活動在武漢舉行,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主題,通過主題展覽、咨詢服務、現場演練、互動體驗等形式,面向公眾集中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安全常識,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避險能力。臨近暑假,學生的安全工作進入“高壓期”。對于自護、自救能力較弱的青少年學生來說,唯有穿上“安全鎧甲”,自主提升安全意識和避險能力,才能平平安安過暑假。
學生的暑期安全牽動著老師的心,歷來是學校重要的教育內容,圍繞“開開心心回家去 平平安安返校來”的目標,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了豐富的“假前安全教育”。譬如,上海市教委發布“2023年中小學生暑期安全提示”,從“預防溺水事件”“注意交通安全”“關注居家安全”“”安全使用網絡“重視旅行安全”“加強心理安全”六個方面,給學生提供了36條“寶典”。興山特校攜手“檢察藍”“火焰藍”就“如何應對‘不好的觸摸’”、防溺水、防火為“折翼天使”支招。為學生做好校園、假期安全的無縫對接,讓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性侵、防暴力欺凌等安全知識入腦入心,把問題解決在成災之前。
假期中,學生脫離了教師的監管,沒有校規校紀的約束,活動范圍相對較廣,時間相對寬松,行為相對自由,這也放大了發生危險的幾率。家長要主動接過安全監管“接力棒”,一方面引導孩子科學規劃假期活動,以閱讀、學習、體育鍛煉、有益的社會實踐等活動啟智、潤心、培根、鑄魂。另一方面,父母既要明確規定孩子獨處時不能私自下河游泳、不玩火、不給陌生人開門、不獨自外出會見網友等不可觸碰的“紅線”。又可挖掘周邊人力資源優勢“抱團取暖”,發揮家長不同的特長,為孩子開展“應急逃生”實戰演練。將安全知識轉化為實戰技能,筑牢生命“安全堤”。
每個學生都是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暑期生活中,不僅要牢記學校安全要求,時刻不忘老師、家長的叮囑,遠離溝渠、河塘等危險區域,主動防火、防電、防盜,確保自己平安過暑假。還要積極投入志愿服務活動,為周邊的同伴、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宣傳安全知識,用實際行動撐起一片安全晴空,描繪“人人講安全、家家都幸福”的美麗圖畫。為家鄉奏響平安、和諧、發展的動人樂章。
生命沒有回頭路,事故沒有后悔藥。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想保護這筆財富,就必須要保護他的安全。學校、家庭攜手為孩子穿上“講安全會應急”的鎧甲,孩子珍愛生命,當好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線,堅決遏制安全事故發生,托起明天的希望,鑄就美好的未來。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胡平先(宜昌興山縣)
責編:丁楚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