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以上海為中心畫圈,就會發現周圍密布著無數令人驚喜的小鎮,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的本地味道、不同的奮斗故事:
費孝通《江村經濟》筆下的開弦弓村在盛澤20公里外的七都,有不允許開發的太湖片區,湖鮮肥碩;吳仁寶帶頭建設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在長江邊上的江陰,不大的一個縣級市有50家上市企業,江鮮曼妙;再遠一點,甬臺溫舟山,江河湖海山地平原一應俱全,味道看看臺州臨海起家的新榮記就知道了……
(資料圖)
其中我最喜歡反復走訪的是盛澤。
盛澤在蘇州的西南側,距離上海100公里左右,以紡織業聞名,是蘇州富豪最多的一個鎮。蘇州首富恒力集團的陳建華夫婦和二富盛虹集團的廖漢根夫婦都是盛澤人,鎮上的“街車”是保時捷的帕拉梅拉和卡宴,家里的宅基地一個個建得“金碧輝煌”,而且品味并不差。
生活富足了,自然就會講究吃喝。盛澤所在的太湖平原,物產豐饒,魚鮮菜香,自給自足,小飯館的水平就很不錯,但盛澤人最挑剔的還是一碗面——早些年做生意不容易,吃飯沒點,清晨起床去面館吃一碗多澆面,貴一點沒關系,能精力充沛大半天。
從面、到湯、再到澆頭,小小的一個盛澤鎮上藏龍臥虎,樣樣講究,以我一個蘇州人的經驗來說,平均水平比蘇州其他地方都要好吃,尤其是澆頭。盛澤的現炒澆頭滋味之足、種類之豐富,堪比鎮子上的發達的紡織面料種類。單一個蝦仁澆頭,幾乎每家面館都是小巧的手剝河蝦仁,原因無他,食客挑剔,上凍蝦仁你面館開不下去。
我不是盛澤人,但每年總要跑幾趟盛澤。吃得多了,也慢慢吃出一張自己的盛澤面館指南來。
雷順興,盛澤人叫它“雷老三”,起源于1914年,當地最老牌的面館,特色是澆頭豐富,應時而出:春天蝦仁面、夏天鱔絲面、秋天蟹粉面、冬天是羊肉面。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夏秋兩季限定的蝦蟹面:實打實鴨骨頭熬出來的湯,緊湯,蓋著一層厚厚的蝦仁、蟹肉、蟹黃蓋在上面,一點胡椒、一點香醋、一點姜末,邊吃邊拌,蟹黃一下子就把湯汁氳成了黃色,入口的味道也越來越稠。如果你白天來吃,有時候還能看到兩個阿姨坐在桌前現場剝蝦拆蟹,這時候吃蝦蟹面有視覺加成,味道會更香一點。
雷順興24小時營業,適合任何種類的夜游行者——西二環路無極足道捏完腳,或者夜里打完牌喝完酒過來,一碗面下肚,舒舒坦坦。
幾年前我一個盛澤的好兄弟結婚,婚禮當天我們一群朋友每人灌了半瓶白的,跌跌撞撞地結伴去吃面。走到面館,盛澤朋友給我點了一碗魚頭面、一碗鱔絲面,看到碗我直接酒醒了大半——這“愛西干面”不是汕頭的80年老字號嗎?怎么平移來了盛澤?
跟老板攀談才知道,當年他在汕頭找到愛西干面談了個加盟,把面館開來了盛澤,但是當地人并不買賬,于是就不斷調試,把面館改成了盛澤人喜歡的口味。
我們都知道盛澤食材不錯,也知道盛澤人吃河鮮挑剔,于是這碗魚頭面的味道也差不多勾勒出來了——魚頭是花鰱或者草魚頭,新鮮、烹飪入味,貼著骨頭抿魚肉,香著呢。
其實做面館,無非兩個字,用心。食材新鮮,面一碗一碗燒,澆頭一個一個炒,味道肯定不會差。
加盟后老板也沒有做大,一直夫妻倆這么開著。我一直覺得,面館這種形態,夫妻店才是最好。自己的餐廳自己關心,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做一件事,久而久之,你對這件事的理解就不一樣了。這時候你燒面,很多大餐飲企業和名廚都燒不過你。
我把越旺和軍民放在一起,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而是因為他們做的是一種風格的面——桃源風格的紅燒羊肉面。
桃源紅燒羊肉面,和離桃源鎮20公里外,湖州南潯的練市鎮(以及旁邊的新市、雙林)紅燒羊肉面相仿,屬于浙江的地界的紅燒羊肉面:大砂鍋里是燉煮整日的帶皮湖羊。點上一份,老板就用鉤子(或勺)挑出一塊,剪刀伺候,另切一份羊毛肚和金錢肚,配一碗緊湯細面混合拌著吃,羊肉的鮮濃香全化在面里了。
畢竟過去的口味是不跟著如今的行政規劃走的。盛澤面館,包括整個吳江味道的特殊之處也在于,風格和習俗兼有吳地(蘇州)和越地(嘉興湖州)。
對于一到天冷就喜歡吃羊肉面的江浙人來說,盛澤這兩家無論風味還是調味都具有代表性,其中越旺更甜,建議空口吃。軍民更咸,佐些紹興黃酒會更合適。
蘇杭面館在市場西路人福新村南門,面味道還算過得去,必點的是粉絲煲。
蘇浙一帶,早些年宵夜風氣并不盛行,粉絲煲算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以我老家蘇州為例,我爸就愛帶我去吃一家友聯新村和東港新村附近的夜宵攤,那家店以炒面聞名,幾年前成了網紅店,叫“天橋炒面”,但大家點得最多的卻是一碗砂鍋粉絲煲。
盛澤的粉絲煲則超出天橋許多——還是因為澆頭水平高,一鍋粉絲,燴著大排、香腸、爆魚、牛肉,怎么能不好吃?
看見店名你或許會奇怪:一個江蘇的小鎮為何會推薦閩南一帶的面線糊?
盛澤人做紡織生意,開紡織廠的比較多。粗略來說,全中國的紡織工業,生產基地在蘇州盛澤、湖州織里、福建石獅……外貿市場則在紹興柯橋,內貿市場在廣州中大、服裝廠又在蘇州常熟、嘉興平湖……這些地方被一條產業鏈扣在一起,各自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
以盛澤為例,當地就有許多福建籍的老板。
阿慶面線糊的老板阿慶,就是2000年左右從泉州來的盛澤。一碗面線糊,配料自選,點上大腸、海蠣、魷魚、酥肉,滿滿一大碗,綢緞一樣閃著,點上一根油條一起吃。
阿慶面線糊的配料與泉州本地稍有不同,豬雜較少,但味道靠譜,也足以讓盛澤本地的福建人一解鄉愁。
除面之外,盛澤還有兩樣有意思的食物,一樣是盛澤燒賣,一樣是盤龍芯。
盛澤燒賣是小個的肉燒賣,皮極薄,綻得像一朵花,一口下去一包汁,配蛋絲湯和一碟香醋服用。吃肉燒賣這個習慣,蘇州大市范圍內應該只有盛澤,這個習慣來源于嘉興。吃過盛澤之后,上海的下沙燒賣就不能吃了。唯一能與之匹敵的,只有呼市(呼和浩特)的羊肉燒麥(稍梅)。
“盤龍芯”則是松糕的一種,餐盤大小,表面涂著玫瑰醬和豆沙,鑲著松子、核桃、冬瓜糖和青紅絲,好看豐富,我喜歡叫他“Sheng Ze Style Pancake”(盛澤薄煎餅)。
如果你對盛澤本地菜感興趣,建新飯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鹽水蝦彈牙、鴿肚湯又濃又鮮、炒鱔腰充滿鑊氣,最后來點家常的咸蹄髈面筋、蒜苔炒肉、糖醋排骨和一碗米飯,用盛澤普通話說,就是“死好吃的”。
小小的一個盛澤鎮,本地口味兼收吳越,又融入來自福建、廣東移民的風味,橫看是一段美食故事,縱看是四十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史。在互聯網時代,這些鎮子也許不再耀眼,卻仍值得被記錄。
本期作者| 刀刀
編輯|梅姍姍 視覺/創意|BOEN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