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開支越來越大,英國的財政風險也在日復一日累積。當地時間上周日,英國議會公布的報告顯示,未來幾十年英國政府將面臨37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3.3萬億元)的疫情支出帶來的財政風險,報告還稱,超過20億英鎊被花費在無用的防護設備上。
具體來看,這兩份報告是關于英國首相約翰遜政府應對疫情的。其中一份報告顯示,英國政府的債務已經超過2.2萬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9.6萬億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99.7%左右,這也是自上世紀60年代初期以來的最高點。
而到2021年5月,英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措施的估計成本已達到37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3.3萬億元)。報告指出,在英國政府擔保的總額為9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8200億元)的貸款中,納稅人可能要承擔26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300億元)的不良貸款。
英國議會公共賬目委員會(PAC)委員會主席梅格·希利爾表示:“迄今為止,在應對疫情的舉措上花費了大量資金,政府現在需要明確今后將如何管理這些資金,以及在什么時期內進行相應的措施。”
“在藝術和文化復興貸款等方面,納稅人面臨的風險將持續20年,更不用說政府各部門必須迅速學會管理的其他新風險了。”
該委員會強調,為應對疫情而向企業發放的貸款中,因欺詐和貸款違約造成的損失估計達260億英鎊。
在第二份報告中,該委員會表示,英國的浪費支出也“高得令人無法接受”,購買了21億件不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PPE),有相當于超過20億英鎊的公共資金打了水漂。政府表示,在所有個人防護裝備中,只有0.84%被發現是不可使用的,政府計劃將無法用于醫療服務的個人防護裝備進行再利用。
對此,英國衛生部一位發言人表示:“有健全的程序來確保政府支出總是讓納稅人的錢物有所值。”
反對黨工黨表示,這些數據進一步證明了英國政府的失敗,并表示需要立即開始對疫情進行調查。
事實上,7月初,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就提到了英國的財政問題。彼時,在半年度《財政風險報告》中,OBR指出,由于疫情影響,未來三年政府部門未融資壓力總計達到300億英鎊(420億美元)左右。OBR還提到了英國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雄心,和創紀錄的2萬億英鎊的債務負擔。
“英國財政面臨‘潛在災難性’的風險,正面臨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資金不足的支出壓力。”OBR指出。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近期新冠確診病例數上升,7月,英國商業活動擴張速度降至自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消費者需求低迷、供應鏈中斷,這給英國經濟復蘇前景蒙上陰影。
7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7月Markit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從6月的62.2下滑至57.7,為今年3月以來最低值,這顯示出英國經濟復蘇的速度大幅放緩。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表示,新一輪新冠疫情造成大量企業員工被隔離以及原材料嚴重短缺是導致英國經濟復蘇放緩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