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百萬富翁的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富了。低利率貨幣政策的刺激、持續不斷的“放水”、股市的繁榮,共同造就了財富持續積累的局面。但在激增的背后,全球財富并非按比例增長,貧富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被拉大。
根據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12日發布的研究結果,盡管英國去年經歷三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但英國家庭平均財富增加7800英鎊(約合7萬元人民幣),這一數字遠遠高于英國央行估計的消費者在封鎖期間積累的財富。
具體來看,財富增幅最大的是那些處在財富分配中間層的家庭。得益于房價大漲,這一階層每名成年人的凈資產價值增加9%,達到8.05萬英鎊(約合72萬元人民幣)。
與中產家庭相比,最富有的10%的家庭持有的股票比例更大,而房產財富的比例更少。因此,這些家庭的財富增幅較小,但絕對增幅最大,為每位成年人 4.4萬英鎊(約合39萬元人民幣)。
相比之下,最不富裕的30%的家庭的財富平均僅增加了86英鎊(約合772元人民幣)。面對越來越明顯的貧富差距,決議基金會認為,英國政府應當更仔細思考如何向富人增稅。
對于這一結果,英國中央銀行也指出,如果英國家庭把一些額外財富用于消費,或許能提振本國經濟。
不過,民眾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了改變。民意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儲蓄增加的家庭中,僅有14%的家庭表示“非常可能”去花費儲蓄。而35%的家庭預期在疫情后會攢更多錢,因為已經習慣節約省錢。
富人更富的現象不只發生在英國。以法國為例,過去一年間,法國最富有500人的財富暴增30%,資產超10億歐元(約合77億元人民幣)的富翁達到109人,創下歷史紀錄。
與英國類似,向富人征稅來縮小貧富差距的方法在法國也被提及。據法國《西部報》報道稱,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在列出的三種償還國家債務的方案中,66%的法國人選擇向富人征稅來減輕國家債務負擔。
放眼全球,富人也是疫情期間的贏家。6月22日,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發布的年度《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全球百萬富翁的人數在去年增加了520萬,達5610萬人。
若從個人角度來看,財富更加集中于金字塔頂端的人手中。2020年,超高凈值群體(財富超過5000萬美元)增加了41420人,同比增長24%,超過了本世紀除2003年以外任何一年的增長率。全球最富有前10%的人群財富占比上升0.9個百分點,全球最富有1%人群財富占比上升1.1個百分點。
瑞士信貸指出,巴西、南非和俄羅斯的財富不平等程度居全球之首,而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貧富差距最為嚴重。據牛津經濟研究院計算,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美國國內收入排名前20%人口的財富增加了約兩萬億美元,排名后20%人口的財富則減少了1800多億美元。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是股市和房價的上升提升了這些人的財富。這兩項增長了約418.3萬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幅達到4.1%。該增幅僅略低于過去二十年的年平均水平,這還是在疫情肆虐、全球經濟受到打擊的情況下的結果。
其中,房地產價格飆升對財富的影響最大,為房產所有者帶來了不成比例的巨額收益。在英國,由于購房稅降低且對適合居家辦公的大房子的需求增加,房價從去年3月到今年3月的一年間上漲9.9%,是2007年以來最大漲幅。
而在房價和股價上漲的背后,是全球貨幣政策的“大放水”。今年5月,加拿大央行行長蒂夫·馬克勒姆指出,量化寬松(QE)增加了社會中分配不均的資產價值,從而可能擴大財富不平等,“零利率”、無限量QE、財政刺激三管齊下,意味著大規模廉價貨幣流入市場,這使得社會財富的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億萬富翁基金經理Stan Druckenmiller更是直接將矛頭對準了美聯儲,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無限量化寬松的政策只是讓富人從中獲益,沒有比美聯儲更大的不平等引擎了。
“QE通過推高資產價格來刺激經濟,資產價格的波動必然同時產生贏家和輸家,因此必然加劇貧富不均。財富增長的收益絕大多數流向了富裕群體,QE使富人更富,因此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了貧富差距。”凱恩斯主義者、前英國金融局主席阿代爾·特納(Adair Turner)在《債務與魔鬼》中指出。
對于這一問題,世界經濟論壇年初曾警告,疫情加劇了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可能將在未來三至五年里阻礙全球經濟發展,并將在未來五至十年里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