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杰羅姆·鮑威爾22日在國會作證時重申,美國的價格上漲趨勢是暫時性的,美國不會出現惡性通脹,美聯儲也不會“先發制人”加息。分析指出,盡管美聯儲一再強調通脹的暫時性,但房屋等價格上漲壓力預計仍將持續,加重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或對美國經濟復蘇帶來不利影響。
重申通脹的暫時性
鮑威爾22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表示,當前美國經濟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較美聯儲早前預計的更高,但導致價格上漲的因素是暫時性的。
鮑威爾說,美國通脹指標在近月來明顯上升,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低基數效應、油價上漲、消費支出因經濟持續重啟而反彈以及供應瓶頸等。隨著這些“暫時性”因素消減,通脹數據有望回落至美聯儲設定的2%的長期目標。
鮑威爾認為,美國經濟出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超過10%的惡性通脹的概率非常低,因為當前某些商品和服務領域出現價格上漲是由疫情這個“特殊的歷史事件”直接導致的。
鮑威爾表示,美聯儲不會因就業水平高、擔心可能出現通脹就“先發制人”加息,而是會等到實際通脹水平和其他數據出現失衡再采取行動。鮑威爾說,美聯儲將繼續關注一系列廣泛的勞動力市場數據。但鮑威爾同時強調,本輪通脹可能較預期更加持久,如果出現通脹壓力持續增加,美聯儲將在必要時動用工具,引導通脹回落至目標水平。
美聯社的報道稱,鮑威爾作出這番表態時,市場正在努力消化美聯儲近期行動所傳遞出的信號。美聯儲官員上周釋放出信號,稱可能在2023年加息兩次,這早于今年3月給出的2023年之后才開始加息的時間表。鮑威爾上周表示,美聯儲已經開始討論何時以及如何縮減購債規模。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舊金山聯儲總裁戴利表示,美聯儲或許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準備開始減少對美國經濟的非常規支持。戴利說,在實現充分就業和美聯儲2%通脹目標方面實現“進一步實質性進展”已經在視線范圍內,他認為甚至可以在今年晚些時候,或者明年初的某個時點達到這個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的門檻。
美聯儲16日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零至0.25%之間,并維持每月不低于1200億美元資產購買規模。美聯儲同時大幅上調今年通脹率增長預期至3.4%,并將今年經濟增長率調高至7%。
房產價格再創新高
近來,美國持續上漲的原材料價格令生產商和消費者都感受到了壓力。不斷上漲的成本推升通脹水平,加重企業經營壓力和民眾生活負擔。
數據顯示,作為衡量通脹水平的兩大關鍵指標,5月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上升6.6%,為2010年11月有可比數據以來最高水平;5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經季節性調整后同比增長5%,創2008年8月以來最大同比增幅。
美國5月房價再次創出新高。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成屋銷售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下滑0.9%,經季節調整后年率為580萬戶;供應短缺推動房價再創新高,5月美國成屋銷售中間價同比大漲23.6%至35.03萬美元,漲幅高于4月的19.1%。
按照5月份美國成屋的銷售速度,大概需要2.5個月消耗掉現有庫存,一年前為4.6個月,而通常6至7個月被認為是比較健康的供需狀況。
分析指出,港口和工廠的勞動力短缺狀況導致木材價格昂貴,建筑商因此無法交付更多房屋。高房價和低庫存的趨勢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經濟復蘇面臨風險
盡管鮑威爾一再淡化通脹壓力,但物價連月來持續上漲令經濟學家的擔憂難以消除。分析認為,美國經濟面臨的通脹壓力還將持續,高價格將會抑制消費者購買意愿,或對新冠疫情后經濟復蘇產生不利影響。
雷神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格雷戈里·海斯認為,美聯儲所謂的“暫時性”是非常模糊的時間概念,很難判斷當前美國經濟是否已進入“惡性通脹周期”。
經濟學家理查德·柯廷則認為,疫情導致的額外成本短期內難以消散,以創紀錄速度攀升的價格上漲可能導致對通脹的“適應”心理,使消費者和商家接受物價上漲的事實,從而使企業更容易進一步提高價格。
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目前美國的高房價主要受到供需不平衡因素的影響,而非源自借貸行為的不合理,因此,重蹈2008年金融危機覆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高房價會助長通脹風險,并令潛在買家望而卻步,可能成為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的一個拖累因素。
鮑威爾22日還表示,疫苗接種速度下降和新型變異毒株傳播將成為未來美國經濟增長的風險因素,對經濟復蘇前景構成挑戰。
美國白宮應對新冠疫情協調專員津茨22日表示,美國無法完成在7月4日獨立日前讓70%的成年人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的目標。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按照目前的接種進度,7月4日前將有約67.2%的美國成年人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與此前設定的接種目標相比約有710萬劑的差距。美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顯示,近來美國疫苗接種進度放緩,一些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接種意愿減弱,導致目標難以實現。
(記者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