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政府的“助攻”之下,Facebook終于能夠見縫插針,推出自己的短視頻應用了。不過,15秒配樂短視頻的模式怎么看都像是翻版的TikTok,CNN一針見血——山寨版TikTok。從聽證會甩鍋TikTok,到現在借勢施壓鉆空子,屢敗屢戰的Facebook似乎鐵了心要在短視頻領域留名,只是畫皮畫骨難畫魂,Facebook能否達到目的還不好說。
ReelsVSTikTok
借著TikTok在美國政府施壓下風雨飄搖的時候,Facebook并不意外地推出了自家的短視頻應用。當地時間5日,Facebook在其旗下的移動社交工具Instagram應用程序上嵌入了新的短視頻服務Reels。在給北京商報記者的回復中,Facebook稱,Reels已經在全球50多個國家或地區推出,包括美國、印度、巴西、法國等。“任何人都可以使用Reels編輯和制作15秒的短視頻,在這里,短視頻有機會被更廣泛的Instagram用戶發現。”
將Reels嵌在Instagram上是個不錯的選擇。Facebook7月末公布的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當季Facebook月度活躍用戶人數為27億,去年同期為24.1億。而在去年11月,Instagram在全球擁有的用戶數便已經超過10億。相比之下,預計2020年TikTok美國用戶數量將達到4540萬人。
Facebook對于新產品的夸贊情有可原,但在外界看來,Reels似乎總也擺脫不了山寨的標簽。比如用戶都可以創建15秒的視頻剪輯,并使用各種工具進行編輯,包括龐大的特效庫中的AR特效以及音樂,制作出來的視頻可以分享給朋友或者公開。對于與TikTok的區別、如何與TikTok競爭以及如何布局短視頻領域等方面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Facebook,但后者僅回復了關于Reels的推廣內容,其他并未提及。
“Reels幾乎是TikTok的翻版。”對于Facebook新推出的應用,CNN毫不猶豫地潑了一盆冷水。這也怪不得CNN,畢竟Reels推出的時間太過于令人遐想,眼下,正是TikTok的命運走至十字路口的關鍵時刻,因為中國公司的身份,TikTok已經被美國和印度在內的多個國家視為眼中釘。如今美國推動TikTok的出售,原因與當初打壓中興、華為時的“威脅國家安全”如出一轍,而微軟則是可能的接盤人選。
當地時間8月5日,美媒CNBC記者費伯還在該頻道的新聞節目上表示,微軟和TikTok計劃在三周內完成收購談判,這筆交易的估值最多達300億美元。且微軟已同意,若交易成功,將在一年內把維持TikTok運營的全部代碼從中國帶回美國。
“預謀”已久
外界并不驚訝于Facebook的做法,畢竟當Reels推出的時候,前面的蛛絲馬跡都有了合理的解釋。比如不久前的那場世紀聽證會,Facebook創始人便不斷將自己是否壟斷的問題引向TikTok帶來的強大競爭。TikTokCEO凱文·梅耶爾也曾回應稱,TikTok歡迎競爭,Facebook把自己的行為偽裝成愛國主義,“旨在結束我們在美國市場的存在”。
這邊甩鍋TikTok,在美國政府的強監管上火上澆油,那邊抓緊籌備Reels,上線TikTok的替代品。上個月,便已有媒體報道稱,Facebook向受歡迎的TikTok用戶提供大筆資金,希望他們遷移到Reels上。而自去年起,Instagram就開始在巴西市場測試Reels。
事實上,在短視頻這條路上,Facebook幾乎是屢敗屢戰。早在2018年,Facebook就曾推出過短視頻應用Lasso,同樣允許用戶發布短視頻并使用算法進行推薦,彼時,Lasso就已立志于爭奪年輕用戶的市場。但最終,這一應用程序也沒激起多大的水花,不久前,Facebook宣布于7月10日關閉Lasso。
也是因為借上了美國政府施壓TikTok的這一出大戲,Facebook于風口浪尖上推出Reels的事情才顯得十分惹人關注,但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個營銷的好方法。只是營銷歸營銷,Facebook究竟能不能在短視頻上立得住,可能還要另說。
“Facebook更多的是想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調皮電商創始人馮華魁稱,Facebook現在推出Reels,是基于Instagram上的圖片分享從而拓展到短視頻領域,只能說增加了一個功能,究竟能不能對TikTok產生挑戰性的影響還難說。
按照馮華魁的說法,TikTok的成功基于其內容、潮流以及流量和關鍵的算法,如果Facebook僅推出一個產品功能,沒在算法和流量上進行大規模推廣的話,很難打敗TikTok,畢竟后者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體系。而Reels也不是獨立的平臺,讓Instagram對抗TikTok的話并不現實,畢竟圖片和視頻的差距很大,用戶也可以兩個平臺兼顧。而Facebook真正的想法可能是想在短視頻領域有一些自己的東西,而不是像之前一樣毫無存在感。
畫皮畫骨難畫魂
對Facebook來說,社交巨頭入局短視頻本無可厚非,但現在問題的焦點已經完全扭曲,一來是是否涉及趁火打劫,二來是是否涉嫌抄襲,這其中的任何一點都足以讓Facebook推出Reels這件事顯得有點吃相難看,更何況在抄襲這個問題上,Facebook也不是第一次了。
此前《福布斯》就曾提到,Facebook在計劃創建能夠實現線上交流的私人群組時,便借鑒了中國的微信群組模式。同時,微信推出的線上紅包功能也“激發”了Facebook推出類似的現金禮物功能。
如果這些還不夠明顯的話,美國一眾被“抄襲”的小企業或許要有說法了。比如靠著“閱后即焚”功能而風靡一時的Snapchat,就曾遭遇過Facebook的圍追堵截。2016年,Facebook推出了類似由Snapchat首創的Stories功能,其中發布的照片和視頻也會在24小時后消失,僅僅8個月后,InstagramStories的日常用戶數量就超過了Snapchat。而在這之前,Facebook還曾發布過與其類似的Slingshot功能。需要補充的是,在最開始,Facebook本想收購Snapchat,遭到拒絕后,一系列仿制就此開始。
一旦發現潛在的競爭對手,便用收購的手段來阻止競爭,這似乎已成了Facebook慣用的伎倆,所以在聽證會上,Facebook也因為這一點而面臨著壟斷的指控。但若遇上收購不成的企業,模仿就成了最好的方法。
“Facebook在抄襲對家的產品特點方面歷史悠久。一旦成功,Facebook就會利用其用戶規模來超越那些潛在的競爭對手。”美媒如此形容。但諷刺的是,據TheVerge報道,Snapchat也很快會允許用戶在他們錄制的視頻中添加音樂,使其成為通過提供嵌入流行歌曲的功能來對抗TikTok的最新社交應用。
目前,抄襲與否已經不重要了,畢竟Reels已經面世,下一個要關注的問題就是Reels能否如愿轉移TikTok的用戶。互聯網分析師楊世界稱,Facebook曾經在短視頻上的折戟就能反映問題,即TikTok對Facebook構成的影響非常大,但畫皮畫骨難畫魂,Facebook主打的核心是社交,最重要的還是運營能力,TikTok借助字節跳動的強大運營算法才會被美國青少年及明星等人接受,Facebook掌握了足夠的運營實力,再通過強大的社交用戶基礎才可能會逆襲。
如果微軟真的收購TikTok,是否獨立運營就成了關鍵。楊世界稱,如果繼續獨立運營的話,TikTok未來的市場效應是很明顯的,但如果微軟改變了其相應的運營結構,還是存在很大的不利影響的。但從此前的先例來看,微軟的收購還是比較佛系的,基本上不會干涉被收購者的獨立運營,這就會使Facebook圈占市場面臨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