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安三萬里》海報。圖源:電影長安三萬里官方微博
近日,洛陽市隋唐史學會認為電影《長安三萬里》部分情節描述與真實歷史不符,極易誤導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該學會向制片方發出律師函,要求制片方、導演、編劇等發表糾錯、致歉聲明。
該學會指出,《長安三萬里》宣稱是動畫歷史片,并非虛構戲說歷史片;該影片中多處情節與歷史不符,例如李白與杜甫首次相逢在洛陽,并非長安;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陽,并非長安;“一日三絕”發生在洛陽,并非揚州;救下了郭子儀的是李白,并非高適。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長安三萬里》無疑是成功的,目前的票房近20億,得到很多觀眾的認可,自有其讓人稱道的優點。不過就筆者個人的觀影體驗來說,開映沒幾分鐘,高適翻詩集的動作就引發了尷尬癥,大家都知道,古書的封面相當于現代書的封底,而電影中高適是跟現代人一樣從現代書的封面翻開的。這影片的文化底蘊就大打折扣了。
再如救下了郭子儀的是李白,并非高適,這是讀過任何版本的李白傳或相關史書都知道的,這樣的文史錯誤是不可原諒的。
古裝劇中的戲說一類,基本上是“瞎說”,筆者曾看到過劇中的唐代主人公朗朗念出清代詩人名句的。但人家標明了是“戲說”,不是正史,你也拿它沒辦法。但《長安三萬里》不一樣,這電影備案說是“重大歷史題材電影”,宣稱“查閱眾多歷史資料”,結果電影中地點對不上,人物與事件也對不上,你說是戲說也就罷了,你說是正說卻錯誤百出,讀過相關歷史的成年人或許可以一笑而過,那些剛剛處于求知年齡沒什么分辨能力的小孩子,他們怎么辦?別怪人較真,面對歷史,嚴謹該是必須持有的態度。
就此而言,或許洛陽市隋唐史學會是有本地情結,但他們質疑《長安三萬里》的文史知識錯誤,一是一,二是二,歷史事件的時、地、人、事各要素,這主干的要素你都錯訛百出,卻稱自己是什么“動畫歷史片”,不是狠狠地打自個臉嗎?
動畫歷史片可以有幻想性成分,這些表演也很可能成為影片的亮點。但是,歷史事件中時、地、人、事這些基本的構成要素,卻不能隨心所欲挪位。李白與杜甫初次相逢在洛陽,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陽,“一日三絕”發生在洛陽,救下了郭子儀的是李白,如果你把這些基本的史實都抹殺了,那還算什么“歷史片”?觀眾要求或許很低,但作為一部動畫歷史片,仍需有歷史的擔當。就此而言,洛陽市隋唐史學會的起訴,有助于厘清同類作品的創作規范,給電影創作敲響文化范疇的警鐘。
(來源: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