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活動現場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與兩頭乳白色牧羊犬相伴,在草原與鄉村的結合部度過童年時代,作品多涉及草地、動物題材——頗具傳奇色彩的兒童文學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來成都了!
8月13日下午,由新華文軒和接力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傾聽森林之子的故事——原創圖畫書《鄂倫春的熊》新書首發暨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分享會”在文軒BOOKS成華店舉行。《鄂倫春的熊》由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與畫家九兒聯手打造,是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鄂溫克的駝鹿》姊妹篇,故事以中國北方少數民族鄂倫春族文化為背景,帶領讀者走進廣袤悠遠的中國北方山林,領略森林之子獨特的生活,體悟人與萬物和諧共生的自然理念。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是我國頗具個人風格的動物小說作家及新一代領軍人物,曾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據介紹,《鄂倫春的熊》適合4歲以上孩子閱讀。故事講述的是小女孩和爺爺在森林里發現一頭熊竟然睡在一張床墊上。原來,人們為了獲取更多財富不惜獵殺動物并占據它們的棲息地。這張床墊就是人類廢棄的物品。爺爺陷入了沉思,在大熊走后,他點燃了床墊,大熊聞到人類和火的氣味終于逃跑了。爺爺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熊回到大自然這個真正的“家”。
書中故事洋溢著北國的曠野氣息,充滿對生命的尊重、凝視與關懷。讀者通過閱讀,可以領略到森林之子獨特的生活,從而引起現代文明對大自然生態平衡破壞等問題的思考,發起對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呼吁。
現居呼倫貝爾草原的格日勒其木格·黑鶴在活動現場分享了他的創作理念和靈感來源。他介紹,自己創作自然文學作品的背景地一直是中國北方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森林。他常年生活在草原上,但是一年總會有一兩次進入森林。
二十多年前,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第一次結識了一位鄂倫春人空特勒,他喚她空奶奶。通過空奶奶的講述,黑鶴了解了這個森林民族。她在講述時極其善于描述氣味——森林、樹葉、雨后的泥土、風……所有的一切都有其獨屬的氣味。黑鶴認為,這種形容能力是其他人難以企及,也是空奶奶特有的天賦,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渾然天成的能力。
在《鄂倫春的熊》創作即將完成的時候,黑鶴一再懇求畫家九兒增加全書的最后一個面畫——冬日森林樹下洞穴中冒出淡淡的白色氣息。他認為這本書的讀者主要是孩子,他們會思考最后熊去了哪里。在漫天風雪的森林里,它們是否有一個可以存身的地方?于是有了這個小樹洞,樹洞口有白色的熱氣冒出來。樹洞中黑暗,但溫暖。黑鶴認為,這個畫面可以溫暖孩子的內心,同時這個畫面也是向空特勒奶奶致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