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文物報記者 郭曉蓉
為探索新時代考古學的發(fā)展趨勢和特點,推動中國考古學高質量發(fā)展,7月29日至30日,首屆考古科學大會在河北陽原召開。國家文物局考古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技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荆茖W出版社)、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張家口市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并致辭。
近年來,我國在考古工作的調查發(fā)掘、資料整理、價值闡釋、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形成了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范式,科學技術正成為考古學前進發(fā)展的關鍵推動力。科技考古各領域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都有了長足發(fā)展,形成了自身的理論話語研究體系,不斷提高考古學研究水平,擴展考古學研究外延。在邁向第二個考古百年之際,召開考古科學大會,旨在梳理考古科學的理念、方法及目標,探討中國考古學的歷史與未來,聚焦考古學與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會上,專家學者圍繞“考古學”與“考古科學”“科技考古”的關系、考古學理論建設、考古學科國際化建設、考古學專業(yè)教學體系建設以及近年來考古工作重大收獲、科技考古新研究、深海考古新進展等議題進行專題發(fā)言,并就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工藝與科技融合,以及水下考古、云端展示等諸多考古學科的未來發(fā)展問題進行了分組討論。會議不僅對考古學科發(fā)展的未來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還首次以學術會議的方式提出了“考古科學”的概念,為新的一百年考古學科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征程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河北省文物局、中國科技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荆茖W出版社)共同主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全國7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參會。
責編:楊亞鵬
審核:徐秀麗
監(jiān)制:李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