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博士”要起來了?
【資料圖】
近日,國際銅價再度走強。其中,倫銅期、國際銅主力期貨價格分別在8610美元/噸、61470元/噸左右窄幅震蕩上行。
LME期銅日K走勢圖(來源:曲合期貨)
國際銅主力期貨日K走勢圖(來源:曲合期貨)
與此同時,南方銅業(NYSE:SCCO)、麥克莫蘭銅金(NYSE:FCX)等美股大型銅業股股價同樣呈連續上攻態勢。
此外,外資大行也開始站出來唱多。據外媒消息稱,高盛于7月25日發布研報,將倫銅未來三個月和六個月的目標價分別上調至9250美元/噸、9500美元/噸。這表明短期銅價仍有一定的上升潛力。
對于市場預期空翻多,目前市場更傾向于認為由宏觀因子主導定價權。其中,國內在政治局會議召開之后,市場普遍理解為政策超預期,在原本對于下半年經濟自然修復的基準情景下,市場反映較為積極。同時,海外方面,美國通脹持續降溫,加息預期放緩。
而在目前宏觀環境沒有太大利空、積極預期增強的背景下,IMF也于近日上調了全球經濟預期---將2023年全球GDP增長預期從4月的2.8%上調至最新的3%。
雖有近憂但少遠慮,優質高品位銅鈷礦企或可高看一線
當然,市場對于未來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還是有或多或少的擔憂,不免會對短期銅走勢仍持偏樂觀偏謹慎態度。不過目前不論是從庫存水平,還是庫銷比來看,都已處于歷史性低位,成為銅價抵御深跌的最大支撐。
(來源:廣發期貨研究所)
再考慮到中長期受益于中美利差收斂、銅礦供應增速見頂和綠電周期,銅價有望構筑周期性底部。那么,伴隨強政策預期兌現,需求邊際轉暖,庫存周期轉換,銅業股乃至有色金屬板塊都有可能再度迎來“春天”,尤其是一些“家里有礦”且質地優良、估值還處歷史性“洼地”的國有礦企,例如在港股主板上市的金川國際(2362.HK),背靠全球領先的銅鈷礦企金川集團,是其旗下唯一的海外上市平臺,也是港股市場極為稀缺的成熟銅鈷礦企。
依托大股東的強大資源優勢,金川國際大力構建跨國礦業開發及運營業務,目前在非洲坐擁五大銅鈷金屬資源礦山,不僅銅鈷產量可觀、品質高。據最新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公司所擁有的銅礦品位高達5.8%,銅儲量為112.6萬噸,銅資源量為455.7萬噸,鈷品位高達0.9%,鈷儲量為20.6萬噸,鈷資源量為43.7萬噸。
金川國際的礦產資源情況
(來源:海通國際)
除此之外,需要留意的是,Musonoi作為公司正大力開發的高品位銅鈷礦,是公司短期內的重點項目。據悉,該項目銅資源量為108.5萬噸,銅儲量為60.6萬噸;鈷資源量為36.3萬噸,鈷儲量為17.4萬噸,品位高達0.9%,乃是全球品位最高的鈷礦之一。目前該礦預期2023年末開始單車試機,將成為金川國際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市場機構預計Musonoi項目投入營運后,將進一步提高銅鈷產量并鞏固金川集團在全球鈷生產商中的領先地位。
另外,公司的C1現金成本也極具競爭力。公司年報顯示,金川國際位于全球礦產銅企業 C1 成本(美元/磅銅,考慮副產品收益)第二區間,處于前 25%-50%的行業水平。
2020年預計全球礦產銅企業C1現金成本曲線(美元/磅銅,考慮副產品收益)
(來源:Wood Mackenzie與SNL)
由于金屬價格的漲跌直接影響著礦企盈利能力的強弱走向,所以上半年銅鈷跌價令得相關礦企的盈利能力普遍承壓。金川國際在6月下旬發布的盈利警告中也印證了這點,并闡釋了主要原因。當然,業績利空也算是基本落地了。
依照上述邏輯,由于銅供需將繼續處于緊平衡狀態,銅價下行空間有限,且上行中長期動力充足。另外,目前鈷價也有小幅回彈,底部漸顯。
電解鈷及硫酸鈷(右軸)價格走勢圖
(來源:同花順iFind五礦經研院)
對此,海通國際在6月3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從全球的供需局面看,金川國際以銅鈷金屬為代表的產品,整體仍處于緊平衡狀態,由于礦產資源品位的下降以及全球通脹的影響,礦產價格中樞會隨著成本端一并上升。在上游原料成本端支撐、下游動力電池以及3C數碼產品需求回暖等因素的影響下,鈷價暫時出現了止跌回暖趨勢。
如此來看,銅鈷價均有著構筑周期性底部的跡象,那么金川國際這類有著為優質資源的礦企,大概率也將隨之迎來業績底?
尾聲
毫無疑問,被視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和股市風向標的銅,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品種,對于投資和交易者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預期再起,投資何從?
或許,有邏輯且核心優勢突出,估值還便宜的中型銅礦企業,會是個可以期待的選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