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邢生祥
近年來,青海省海東市總工會多舉措扎實推動“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走實走深,縣級工會努力實現政治引領強、組織功能強、服務陣地強、制度機制強、作用發揮強的目標,把縣級工會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
海東市總工會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在全總、省總對口聯系4個縣區的基礎上,明確市總本級2位領導、2個部室對口聯系2個縣,實現對全市6個縣級工會對口聯系全覆蓋。建立工作運行機制,把對口聯系與領導班子分工、基層聯系點、機關干部蹲點等工作相銜接,切實壓實工作職責,形成銜接緊密、協同高效、有力推進工作格局。
根據“縣級工會加強年”工作方案,海東市總工會2個部室對照工作任務,深入基層工會一線開展調研,到職工群眾中聽真話、摸實情、解難題,查找工作堵點難點、問題癥結,對標對表,從組織實施、政治引領、組織功能、服務陣地、制度機制、作用發揮等6個方面梳理,制定問題清單、挖掘特色清單,做到心中有數、腦中有策、手中有招,在真抓實干中將“縣級工會加強年”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
開展分類施策,堅持縣總工會對口聯系基層指導與發揮工會主體作用相結合,促進資源向基層傾斜,下撥六縣區總工會專項補助資金130萬元,力量向基層匯聚。以夯實基礎為保障,推進組織建設規范化,推進工作運轉規范化,進一步筑牢“底板”、補齊“短板”,積極打造“一工會一亮點、一區域一特色”的基層工會新格局,使工會組織更加充滿活力。
充分發揮海東市工會公眾號等宣傳媒介,及時宣傳報道全市“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取得的進展成效,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樂都區總工會為288名快遞、外賣等工會會員購買意外傷害、身故、骨折津貼等保險;平安區總工會7家“愛心早餐”、21家“愛心驛站——戶外勞動者站點”、1家戶外勞動者洗衣房;民和縣總工會新建職工之家8家,搭建起職工享受便利服務和豐富活動的共享平臺;互助縣總工會吸納全縣65家家政公司建立工會組織,發展工會會員400余名。化隆縣總工會建立農民工工會組織318個,發展農民工會員32164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