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搶抓時代機遇,奮進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濱海灣新區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推動發展穩進提質,進一步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圍繞空間拓展、招商引資、城市建設、人文環境塑造等重點任務,抓力度、搶速度、拼效度,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為競逐大灣區、助力東莞加快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南方+濱海灣頻道陸續推出“濱海灣高質量發展一線”系列深度報道,回顧濱海灣今年上半年取得的新成果、新突破,展望下半年的發展前景,敬請關注!
(相關資料圖)
跨越山海,奔赴全球!
2023年是東莞的“招商年”,濱海灣領下了全年完成招引100億元項目的“硬任務”。如今,時間進程過半,濱海灣交出了5個簽約項目總投資58億元的“成績單”。目前,濱海灣還有一大批優質項目持續在談。
以數字經濟、新能源、生命健康、現代服務業作為四大重點產業方向,圍繞“4+20”重點產業賽道,濱海灣以龍頭項目為牽引,聚焦產業生態“建圈”,發力產業鏈“強鏈”“補鏈”“拓鏈”,市場化招商體制創新多維出招,以資源要素供給、營商環境優化為保障,跑出了招商引資的速度、跨度、精度。
以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的“先手棋”與“生命線”,濱海灣堅持制造業當家,長遠謀劃壯大產業新動能、構建產業新體系,不斷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滴灌式精準招商培育產業熱帶雨林
眼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企業投資規模有所縮減,各地招引產業扶持力度加大,面對招商引資的激烈競爭,如何在百舸爭流中突圍而出?
以鏈招商、資本招商、政企聯手招商……今年,濱海灣打出招商“組合拳”,可謂拳拳生風。
“龍頭”鏈動產業集群。
從產業地圖上看濱海灣,隨著OPPO智能云(大灣區)數據中心投入運行、OPPO智能制造中心、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和vivo智慧終端總部建設加快,OPPO、vivo、小天才三大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在濱海灣不斷壯大、扎根漸深。
“龍頭”聚力,“鏈上”發力。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集中精力招引“鏈主”企業、獨角獸企業以及產業鏈核心環節企業,是濱海灣招商的主線思路。
聚焦破解“缺芯少核”問題,濱海灣制定了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圖譜,梳理了超百家與頭部企業關聯性強、近期投資意愿強、發展空間大的企業項目。
其中,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機器視覺識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濱海灣青睞的細分產業賽道。目前,濱海灣在談的第三代半導體企業有10多家。
市場化招商破解瓶頸。
今年,濱海灣加快市場化招商的探索與改革,高薪聘請經驗豐富、人脈廣闊的產業經濟“行家里手”擔任招商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市場化思路統籌各招商組開展工作。
資本是產業發展最好的“選擇器”“放大器”和“加速器”。濱海灣還積極推進資本招商,實地調研了3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將與市場化投資基金管理機構成立產業招商基金項目,首期計劃出資10億元。
這一產業基金將重點布局高技術門檻和產業稀缺性的成長期項目,以及針對電子科創產業鏈核心技術、裝備、產品和應用場景進行前瞻性投入,推動濱海灣以更加風險可控、靈活精準的金融手段,吸引優質項目資源、撬動企業投資。
這些“滴灌式”精準招商的“組合拳”,拓寬了評估企業項目的維度,不將稅收、產值作為唯一準入門檻,更注重企業項目的創新性、成長性和可持續性,加速構建濱海灣的科創產業梯度體系,打造優質企業“熱帶雨林”。
高質量平臺打造投資成本洼地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產業空間是培育優質產業的堅實基礎,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是招商引資的關鍵一環。
今年以來,濱海灣打出“空間載體招商牌”,優化“兩園區四基地”6個千畝級產業空間布局,釋放約1500畝土地招引龍頭項目;推動“專精特新”產業園、國際開放創新創業社區、大學科技園等產業載體建設,已建成90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今年有望實現超2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投入使用。
通過打造專業化、集約化的產業載體和低成本空間,一批先進制造業和科創企業加速聚集。
在交椅灣,今年3月,濱海灣與濱海灣控股公司、正中、歐菲等企業簽約,掛牌成立第一批“濱海灣聯合招商中心”,重點依托濱海灣科興科學園、歐菲光電影像產業項目兩大“專精特新”產業園,提供225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產業空間進行招商。
隨著歐菲光電影像產業項目建設加快,一期40%的智造廠房空間已經擬簽約,八成以上為國家高新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待到項目年底投產,一大批裝備制造、機器視覺、半導體等領域的中小企業將入駐產業園。
濱海灣國際開放創新創業社區一期規劃6萬多平方米空間,近日迎來首批5個企業項目入駐,涉及高端顯示屏、新材料、數字教育、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方向,5家企業計劃總投資1700萬元,進駐研發、設計等專業人員近200人。
在威遠島,濱海灣置業公司已與聯東集團達成合作,聯合開發武山沙低成本優質產業空間項目,總投資達30億元,打造聚合生產制造、研發設計、中試成果轉化、生產企業總部、產品展示和生產配套功能于一體的高品質低成本產業空間,加快推進威遠現代化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
濱海灣還在大學科技園布局了4700畝生命健康和數字經濟產業基地,目前正加緊推進產業規劃和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將為優質科技企業、科創團隊和科研平臺打造一流的“創新樂園”。
在沙角半島,濱海灣創新招商模式“搶灘”新能源產業,計劃將三個城市更新項目的智慧能源工程招投標與新能源招商相結合,提前開放未來市場,吸引匹配優質新能源企業落地,并將其先進技術、資金投入到城市更新項目中,讓企業與城市共成長。
不同層次的產業化平臺載體茁壯生長,灌溉更多創新的種子長成產業大樹。
高效能服務培育營商環境高地
招商,要招得來商,更要留得住商。留得住商,就要做好招商的“后半篇文章”,讓空間、產業、服務形成一個完整的招商生態閉環。
濱海灣在打造投資興業成本洼地的同時,還不斷培育營商環境高地,讓優質的“軟環境”成為企業發展的“硬支撐”,讓各類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業。
濱海廣場商業綜合體“拿地即開工”、提前啟動首期預售,OPPO高級人才房、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施工許可證即來即辦、順利推進建設……在這背后,是新區各部門堅持當好企業發展的“最強后盾、最佳拍檔”,優化服務企業“快速通道”和解決問題“綠色通道”,提供資料預審、加急辦理等服務,助力企業建設高效推進。截至目前,OPPO、vivo、小天才、濱海廣場等產業商住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170億元。
在交椅灣南部,總投資49億元的vivo智慧終端總部項目現場正在快馬加鞭進行基坑施工。今年2月,在項目推進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時的技術審查期間,市自然資源局、新區自然資源局、市地理信息與規劃編制研究中心相關人員來到項目現場進行技術審查,“手把手”服務,幫忙企業規避施工安全、無效投資等風險。
東莞市維創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汪先生表示,“政府聯合專業的技術力量對項目進行把關,幫助我們在項目建設中少走彎路。”
做優企業服務,還要做強政策力撐企業發展。今年,濱海灣接連出臺了“科創10條”“專精特新10條”和“雙創社區10條”等產業政策,前兩者計劃3年分別投入2億元專項資金,扶持科技創新發展和“專精特新”企業做大做強。
為鼓勵重點產業、企業項目、人才落戶,濱海灣此前已經出臺“9個10條”扶持政策,以“配套市級政策資金+創新新區特色條款”的思路,從項目落地、企業發展、上市融資、總部經濟等方面給予企業成長全周期扶持,營造產業培育沃土。
各項扶持政策條款對標對表深圳,真金白銀政策投入力度之大,展現了濱海灣吸引集聚優質科創資源和先進制造企業的誠心和決心。濱海灣科興科學園營銷策劃總監伍樂洲表示,有了這些扶持政策,能夠吸引更多企業關注新區、入駐新區,平臺企業更容易招到商、招好商。
招商引資“磁力滿滿”,不僅引來大項目,還要引來大未來。從項目“搶單”到產業“搶灘”,一個個項目落地為產業鏈延伸、產業集群壯大、產業生態完善注入“源頭活水”、搶占發展先機。
(文章來源:南方Plus)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