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5日),比亞迪正式發(fā)售新款的宋Pro DMI冠軍版。
然而,就在這么一個大好日子,卻有人帶著一紙舉報信,“砸場子”來了!
(資料圖片)
長城汽車,實名舉報比亞迪,而且剛好還是針對這一款車型的。
這不就是擺明了不給面子嗎?
一個是燃油車陣營的嬌子,一個是新能源車陣營的霸主,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萬萬沒想到,竟然“懟”上了。
也因為這個舉報,被AI搶了風頭已經(jīng)很久的電動車行業(yè),一下子炸開了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雖然長城汽車和比亞迪不是“親兄弟”,但好歹也是做同一門生意,吃同一個行業(yè)飯的,這用得著嗎?
這“瓜味”,可不是一般的濃啊。
01
殺敵“二百”,自損“一千”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長城汽車發(fā)布聲明,4月11日,長城汽車向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fā)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在5月25日的今天,他正式公開發(fā)布這封舉報信,在末尾還提及:長城汽車正在密切關(guān)注立案及處理進展。
這什么意思?要跟比亞迪杠到底嗎?
對方說到這份上,比亞迪當然也不會閑著。長城的聲明剛出,比亞迪就火速回應:
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保留法務(wù)訴訟的權(quán)力!
比亞迪方面表示,“經(jīng)了解,長城所說的情況,測試車輛由長城購買、保管并安排送檢,中汽中心(天津)按長城的要求進行了相關(guān)項目的檢測。測試車輛嚴格來說,不符合國標要求的送檢狀態(tài),即應由第三方抽樣、保管及送檢,并要求完成3000公里磨合后測試,而長城送檢的車輛在檢測時,里程僅為450-670公里。鑒于以上,我們認為其檢測報告無效,長城不能以此作為依據(jù)!我們的產(chǎn)品及相關(guān)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在國家權(quán)威機構(gòu)通過認證。我們歡迎有關(guān)部門隨時過來調(diào)查、取證和檢測。”
末尾還不忘表達對自己產(chǎn)品的信心,以及對中國品牌的信心。
這個事究竟誰對誰錯,還要等事情后續(xù)的發(fā)展,但已經(jīng)極大地刺激了社交媒體和資本市場。
各大社交平臺掀起了論戰(zhàn),雙方都不乏支持者,可謂熱鬧非凡。
但更多是怎么認為這舉報事件的呢:
一不討喜,二掉價。
這不,在A股上,舉報的長城汽車,股價應聲大跌了6個多點,比亞迪呢,只是云淡風輕跟著跌了2個點,跟其他同行沒啥區(qū)別。
這叫啥事?!
殺敵兩百,自損六百?
不禁令人疑問,這份4月份的投訴,為什么挑到今天特別日子才發(fā)聲明?
長城汽車對比亞迪到底有多恨?
其實,兩家公司在過往,是有過“友情歲月”的。
2021年11月,比亞迪將“魏”商標無償轉(zhuǎn)讓給長城汽車,而“魏”是王朝系列中的一個待規(guī)劃車型。雖然長城汽車早就將“魏”作為其高端品牌WEY的中文名字,但依然對比亞迪的“贈送”很是感激。
時任長城汽車魏牌CEO的李瑞峰還說到,天下車企一家親,比亞迪轉(zhuǎn)讓的“魏”商標是無償?shù)摹⒂谰玫模瑫r長城汽車本身也注冊了很多商標,如果其他自主品牌有需要,長城汽車也會支持。
隨后,長城汽車投桃報李,將“登陸艦”商標轉(zhuǎn)讓給比亞迪,而“登陸艦”是比亞迪最新海洋系列中的重要車型,長城汽車的“贈送”同樣具備重要的意義。
長城汽車和比亞迪,都是當代汽車民族品牌的佼佼者,雙方互贈商標的行為,在當時是非常感人的。
但誰又能料到,短短兩年不到,其中一方就以舉報這種方式對待另一方。
這種手法雖然沒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而且其他行業(yè)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做法,最著名的就是格力舉報奧克斯能耗虛標問題,長城汽車是不是學到董小姐那一套,不得而知。
但要說讓人認同很難,畢竟揭人短這種事,算是不成文的禁忌,尤其還是在人家新款車發(fā)售時點,以公司身份去“砸場子”的做法,多少有點不地道。
如果是第三方還好,自己出來指責競爭對手不行,首先公正性就存在問題,即使最后證明對方有問題,并不能說明自己的行為有多偉大,固然是可能打擊了一下對手,但自己又能收獲什么利益呢?
02
長城汽車急了?
抓住機會給同行使絆子,是商業(yè)競爭行為中合法但不太光彩的手段。
畢竟關(guān)乎的是名聲問題,所以應該慎之又慎,不然一個不小心,反而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除非是確實有真憑實據(jù),并且真的忍無可忍。
在長城汽車舉報比亞迪這件事上,我們貌似都還不能下任何定論。
但,從性質(zhì)上看,或許能反映出一些意味。
在消費者看來,比亞迪與長城汽車,就像分別是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兩大陣營的“王者”。
但未來的時代,是屬于新能源車的。
所以可以從某方面說,兩者的競爭,相比陣營內(nèi)的同行競爭可能要大得多。
在過去的幾年,比亞迪與長城汽車的銷量形勢,簡直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甚至差距還在不斷拉大。
根據(jù)券商的梳理,長城汽車也曾經(jīng)有過非常高速的銷量增長期,但是到了2016年首次突破百萬規(guī)模后,隨著新能源車的開始普及,其銷量便開始驟然放緩,此后幾年一直幾乎沒有增長。
在2021年出現(xiàn)一個小增量之后,2022年的銷量又出現(xiàn)了17%的下滑,回到了幾年前的水平。
在其中,長城汽車雖然也實施了多品牌策略,推出過不少款一度受到關(guān)注的車型,包括推出過幾款新能源車品牌,但在銷量上卻是大多數(shù)都是不溫不火。導致這么多年來,依然只有哈佛系列作為關(guān)鍵銷量擔當,占比長期超過總量的一半。
甚至,這款擔當也在近幾年也開始明顯不振,甚至出現(xiàn)了明顯下滑。
同時,在燃油車陣營,長城汽車的銷量也落后老牌其他同行,在總量排行榜上開始掉落。
而在另一邊,新能源車陣營的銷量卻是“氣勢如虹”,尤其是比亞迪,在銷量上持續(xù)出現(xiàn)讓人驚嘆的一路狂奔。
2019年,長城賣出106萬輛汽車,在自主品牌中僅次于吉利,當時比亞迪的銷量不足長城的一半。
但三年后的2022年,比亞迪的銷量飆升到了186.35萬輛,同比增長208.64%,超越特斯拉衛(wèi)冕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而長城汽車的銷量呢,依然還是106萬出頭,同比減少17.12%。
今年1-4月,比亞迪銷量76.24萬輛,同比增長94.30%,而長城汽車銷量31.31萬輛,同比下降7.18%。
差距被進一步顯著拉開,甚至兩者比較完全失去了意義。
面對燃油車的大勢已去,和新能源車的呼嘯而來,長城汽車也在積極向新能源轉(zhuǎn)型。
早在2021年6月28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就高調(diào)發(fā)布2025戰(zhàn)略:到2025年,長城汽車要實現(xiàn)全球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yè)收入超6000億元。
但是到2022年,其新能源車型銷售11.99萬輛,占比只有11.3%。
長城汽車對今年的銷量做出了規(guī)劃:160萬輛的總銷售目標(增速50%)、挑戰(zhàn)40%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5萬輛的海外銷售目標。
而如果要達到2025年目標,總銷量要增長3倍,新能源車型銷量要增長25倍。
如此遙不可及的目標,多少讓人感覺有點在“放衛(wèi)星”。
但是“畫PPT”總得好過沒有啊,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03
“迪王”樹大招風?
比亞迪這種火箭般的增長速度,已經(jīng)完全牢牢鎖定中國新能源車領(lǐng)域王者的地位,對手不僅再也難以企及,甚至也會面臨逐漸在競爭中失去份額的壓力。
更可怕的是,比亞迪這幾年的進化速度實在太快太快了。
不僅銷量上的驚人增長,搶到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而且在產(chǎn)品線多樣化、品質(zhì)性能也越來越出色,同時不僅價格幾乎覆蓋了從低到中高和頂級的價位。
比如比亞迪的“仰望”,一輛價格上百萬,還得到國內(nèi)外的無數(shù)好評。
并且,在出海方面,比亞迪也是遠遠走在了國內(nèi)同行前面,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足跡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而比亞迪所覆蓋的十幾萬價位區(qū)間,是很多傳統(tǒng)燃油車的核心價位區(qū)間,比如賣得最好的秦、宋兩款銷冠車,這從燃油車廠商看,這無疑是搶飯碗的大殺器。
所以這些車廠們心里難免多少是有點酸的。
但人家把產(chǎn)品線覆蓋過來,合理合法,而且新能源車也是政策主導方向。
打又打不過,能怎么辦?
所以,如果能找到機會,或者等對方露出一些破綻,那肯定要抓住時機給對手一擊的。
這是當一個行業(yè)在處于增量越來越少,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的環(huán)境時,競爭者往往都會露出牙齒,抓住任何可能有利于自己或者能損到對手的機會的一種本能反應。
說白了,這何嘗不是一個行業(yè)內(nèi)卷到極致的體現(xiàn)。
04
結(jié)語
燃油車的大勢已去,燃油車企再怎么抗拒都沒有用。
使絆子,提升不了自己的進步,更阻止不了別人的速度。
面對新能源車時代的滾滾洪流,它們唯有更快自我創(chuàng)新改革,盡早全面全力切入進來,盡早拜托對燃油車的依賴。
這才是唯一的正道。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