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午后現V型走勢,恒生科技指數一度大跌1.7%,尾盤拉升近乎翻紅,最終下跌0.22%,恒指、國指分別跌0.58%和0.46%,恒指跌115點失守2萬點關口。南下資金全日凈流入17.46億港元,大市成交額不足千億港元。
(相關資料圖)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騰訊、阿里巴巴、小米均跌超1%,快手漲3%,網易漲1.2%;國際金價4月以來首次失守1980美元,黃金股全線回撤,房地產仍沒有明顯的復蘇上升態勢,內房股與物管股攜手走低,家電股、鋼鐵股等產業鏈股齊挫,拜登欲限制美企對華投資,半導體股全天表現低迷。另一方面,新冠變異株襲來,抗疫概念股表現搶眼,三葉草生物漲超11%領銜,汽車股、電力股走強,比亞迪股份漲3.6%。
具體來看:
黃金股齊跌,中國黃金國際跌超4%,招金礦業、紫金礦業、山東黃金跌超2%。
消息面上,紫金礦業于4月18日遭GIC Private Limited在場內以每股均價14.336港元減持466.2萬股,涉資約6683.4萬港元。減持后,其持股比例由7.07%下降至6.99%。國金證券研報指出,雖然目前市場預期5月份還存在25BP的加息幅度,但是從2022年11月美聯儲降低加息幅度以后,金價和黃金股票已經進入右側交易機會,5月份的加息與否并不影響這一判斷。從歷史復盤來看,一旦美聯儲實際首次或第二次降息,意味從此開始黃金股票相對收益獲得難度加大。
航空股、旅游股大跌,同城旅行跌超3%,中國中免、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航跌超2%,國泰航空、美蘭空港跌超1%。
家電股走弱,海爾智家跌超3%,JS環球生活、創維集團等跟跌。
體育用品股走低,李寧、波司登、中國動向跌超3%,滔博、安踏、特步跌超1%。
抗疫概念股集體上漲,三葉草生物漲超11%,山東新華制藥漲超5%,阿里健康、開拓藥業漲超4%,康希諾生物、中國中藥、歌禮制藥、石藥集團漲超3%。
消息面上,新冠二次感染的相關話題在周末引發熱議,人們普遍關注是否會有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的到來。方正證券認為,短期可以布局新冠口服藥,但長期持續布局央企國企改革中管理經營效率及盈利能力提升的企業、持續深挖中藥低估值及創新藥優質標的。
電力股普漲,華電國際電力漲超5%,華能國際電力漲2%,大唐發電、華潤電力等跟漲。
消息面上,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6.2億千瓦,同比增長9.1%。3月全國發電量71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其中火電發電量由降轉升,同比增長9.1%。國海證券指出,1-3月發電量小于全社會用電量,電力供需整體呈現“緊平衡”狀態。后續隨生產生活需求恢復,“緊平衡”格局或將維持,維持行業“推薦”評級。
汽車股反彈,華晨中國漲超5%,比亞迪股份漲超3%,蔚來、小鵬、理想等跟漲。
消息面上,有知情人士透露,沈陽市政府計劃購入華晨中國30%股權,借此間接持有華晨中國旗下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股權。華晨中國及寶馬目前分別持有華晨寶馬25%及75%股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下一步,要繼續全力做好穩增長工作,認真研究制定、適時出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有效政策,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完善政策體系,推動研究并盡快明確2023年后車購稅減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換電建設、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等支持政策。
今日,南下資金凈流入17.45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凈流入7億港元,港股通(深)凈流入10.45億港元。
展望未來,中金公司認為,目前對市場而言,更重要并非“過去”的數據多么強勁,而是“未來”的后勁。市場短期可能缺乏明確方向、更重結構,維持盤整態勢,但大幅下行風險也有限。中期來看,市場的前景并不悲觀,任何因意外沖擊而導致的大幅回調都是更好的再布局良機。配置上采取“啞鈴型”策略,關注高分紅潛力的國企(分紅現金流)以及盈利較好的優質成長板塊(經營性現金流,如互聯網、以及軟件與硬件板塊)。
關鍵詞: